第206章 于家的除夕(2 / 2)
“谢谢爹,孩儿会好好用它的。”
于慧道谢后,忽然说道:“开春后,白天去河渠,早晚我还是去县学。”
“等我中了秀才,就能领廪米了。到时候,先把咱家欠的粮还上,我来还!”
于慧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那是穷苦人家,特有的委屈。
于老娘心疼地别过脸,哪怕知道这是他们老于家想要改命,就必须要经历的一步,却也依旧感到心酸。
于老爹则是用给火炕里添柴的动作,来遮掩自己的脆弱。
对父亲来说,没有什么是比“给不了孩子好条件”更加令其难受的了。
灶膛里的柴火“噼啪”爆了声火星,映得于老爹满是皱纹的脸忽明忽暗。他添完最后一把柴,把火钳往炕边一搁,忽然叹了口气:
“前儿去集上换糠,见着好些个往京师赶的人。都是保定、河间那边来的,听他们说,他们那还不到除夕,就已经断了炊。”
“怎会如此落魄?照理说,不该一点粮没有啊!”
都是农家子出身,于家几人都知道这地里是个什么情况。
这种地,就像是考试。
想考满分,想得大丰收很难。
除草施肥、浇水翻地,一个都少不了不说,还得看老天爷是否赏脸。
可要考零分,那也不容易。
除非不写,也就是这地里,连种子都不撒。
但凡你胡编乱造,写点东西;但凡你把这粮种撒进地里,怎么着也能有点收成。它可能不顶用,不够用,但决计不会没有。
“这谁晓得呢,但想来,总归跑不过官府、地主的盘剥。”
“听他们说,他们那的粮价已经涨到了一两五钱一石。交完租子、交完秋粮,剩下的粮不够吃,也买不起,就只能逃荒了。”
于老爹蜷起腿,膝盖上的补丁磨得发亮:“换个地界,说不定还能讨口生活。过了这个冬天,再想明年的事...”
“有时候想想,咱们家还是幸运。”
“收成嘛,不高,但起码比那保定、河间好点。这稀粥不好喝,但却还有的喝。”
“就是后面不够...张顺、王猛那几家,之前缺水,田里枯死了大半。今年也是去找周家借的粮。”
“听他们说,周家本来不想借的。担心咱们这些个小老百姓还不起,也不信衙门能替咱们付利息。”
“结果这周家的老三,被咱们知县老爷收作了弟子。而咱们呢,又是老爷治下之民。若真给咱们饿死了,那周家可就是陷自家的恩师于不仁不义,传出去不好听。这才逼得周家,不得不借粮。”
“爹,你说的是周明吧!孩儿之前见过他,他现在确实在帮衙门里做事。”
听着老爹的碎碎念,于慧慢慢地接上话题。
闲聊,本就没有主题。
想到哪是哪,而这便是他们守岁时,唯一能有的活动了...
“周明可威风了,身边现在总是跟着两个衙役,满城得跑。听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