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四明驿夜话(2 / 2)
但,没规矩好啊!
这种相对自由的环境,才是市场扎根的土壤。
“是,小的记下了。对了,大人,关于宅子,您可有中意之处?还是晚些时候,再操办?”
“寻个热闹些的坊...噢,巷弄吧!门口不用热闹,但要离那些热闹的地儿不远。”
“另外,这些天,直至到衙接印...我应当是没个消停的。到时候你多在城内城外走走,瞧瞧,看看有何营生,适合咱们。”
话说到这时,李斌的目光瞥了一眼侍立在旁的李诚:
“把李诚、泰宁他们都带上,该指点的、该点拨的,点点他们。以我目前看来,短则一年,长则两年,咱们的重心都在这经济、生意上。”
“摊子铺大了,没有自己人盯着可不行。”
“老爷放心,瓒必不会藏私。都是本家子侄,只要他们愿意学,我这点本事,都给他们也无妨。”
张瓒拍着胸脯表了个态,而后,贼眼一转,看向李斌试探道:
“老爷,可是今日夜宴上,有啥不妥之处?”
“那倒是没有,只是这些人...”
李斌停下筷子,嘴唇微微一咂,回忆着今晚那场由周坤知府主持的接风宴。
宾主初相见,又人多眼杂。
在这种场合上,历来遵循交浅言深乃大忌的国人,肯定是不可能谈些敏感话题,亦或是将各自的诉求表达出来的。
一顿酒灌下来,李斌的耳边直到现在,都仿佛有那各种吹捧之语在回荡。
“张世伯啊,你该知道,有时候,有些事,哪怕不说,也能发觉迥异之处。就如你初到宁波,便感觉此城之风气,比京师松快、散漫一样。”
“今儿,接官的阵仗有点大了。照理说,府衙的人,还有鄞县县衙的人来,没毛病。哪怕是定海县衙的人,出现在这,我都不挑理。但布政分司、按察分司,还有市舶提举司这些...直接归布政司辖制的衙门里也来了人...你想到了什么?”
李斌说到这时,忽然嘴角一勾,想到了一个更加滑稽的场面:
“这还不止,定海卫那边也来了个同知,还有郭巨所的千户,都来了...”
“若是此时,秦师还在南都,坐镇兵部。那他们过来,某能理解,只当是卖秦师面子了。可如今,秦师返京都快半年了。本来在南京就连凳子都没坐热乎呢,这人走茶凉的,不太正常。”
“可是给老爷准备的下马威?”
“下马威不至于,我此前也没得罪过他们。我是想说,这地方的官场中人,‘团结友爱’得紧。”
“你想想京中,文武之间不说势同水火吧,那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各有各的圈子,能不来往最好不来往...”
“寻常时候,哪有文官请武将吃酒的?”
李斌轻轻一笑,这话还真不是故意为了安慰身边人而说。
在接风宴上,李斌的确没有感受到任何的针对。
上到布政分司的官员,下到郭巨千户所的千户...
仿佛所有人,都可以融洽得混在一块,该吃喝吃喝,该作乐作乐。没有避讳、没有隔阂,甚至所有人都觉得这种场景的出现,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若是以旁观者视角来看,文武同心、上下无间,这才是官场该有的形状。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资源在内耗中浪费,才能更好的提升办事效率。
可以官场中人的视角看:这种融洽,绝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