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 第84章 虏疮如虎,医馆密议治天花

第84章 虏疮如虎,医馆密议治天花(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张梁等张义退出静室后,起身关上静室的房门,沉声说道,“虏疮。”

天花在汉代被称为“虏疮”,相传是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时,从俘虏身上传染而来,故此得名。因皮疹如豆,唐宋时称之为“豌豆疮”与“痘疮”,天花之名,要到明清之后才开始通行。

听到虏疮之名,静室里几人神色一凛,这可是传染性极强、致死率超高的恶疾。

华佗一把抄起张梁的手腕,把起了脉,很快神色放缓,“体表正常,脉象平和。公子此番游学,可是发现了病患?”

张梁笑着撒了个谎,“非也非也。小子此行与颍川农人多有交谈,发现两桩好事。诸位不妨猜上一猜?”

张伯祖正往茶壶里放茶叶,见他卖关子,将茶壶盖子一磕,“说话半点不爽利,休要故弄玄虚。”

张梁正色说道,“先生莫急,此事还需仰仗诸位率领医馆同仁通力协作。”

张伯祖道,“既如此,那你还不快些说来。”

“虏疮凶险,但若染病后能熬过去,侥幸不死之人,往后余生便不会再感染。”

“此事我等皆知,何须多言。”

“颍川地势平坦,乡里多有养牛作耕地之用。虏疮肆虐横行之时,养牛之人却鲜少染病。”张梁说道,“我与养牛人交谈,得知他们也曾发过虏疮,症状相似,却又轻于虏疮。”

“我仔细查访过数十名养牛人,发现他们发病时,当地并没有虏疮爆发。故此,我推测,他们的染病之源或许来自于牛。”

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身为医者的三人都陷入沉思,只听见炭炉上渐渐煮沸的水在汩汩作响。

张伯祖沉吟道,“公子之言,可是要寻到有虏疮症状之牛,使人感染轻症发病,以免除虏疮之疫?”

果然是当世名医,一点就通。

张梁点点头,“正是如此。但此举亦有风险,故此,我想请三位出面主持,择一处通风僻静之处,招募志愿者进行虏疮免疫临床试验。”

“谁人不是有家有口,既有风险,志愿者我以为不妥。不如请狱掾押送些死囚前来。若是免疫成功,则酌情减刑;若是不幸死了,也不过是早几个月而已。”

狱掾,是秦汉时期的监狱长,“萧规曹随”里的曹参,就曾任沛国狱掾(沛县监狱长)。

华佗这古早外科医生,不愧是敢给曹丞相开颅的,果然是心狠手辣。

张梁心里感叹着,却也表示赞同,“华先生所言极是,如今已近七月,咱们得抓紧时间,否则拖到秋后问斩,可就没了临床试验对象。”

“虏疮免疫…临床试验…”张伯祖嘴里念着两个新词,“虏疮之事便依计而行,场地还请公子安排。此事切莫走漏风声,若是免疫不成,终究有伤天和。”

伤天和不伤文和,张梁脑海里突然浮现这句话,贾诩此时应当还在朝中担任郎官,可惜自己当时没去洛阳,不然还能提前勾搭上他。

张梁召出系统查询了一下,按照历史进程,贾诩明年将因病辞官,返乡途中,在汧县被叛乱的氐人抓获。同行的数十人都被氐人所杀,只有贾诩诈称自己是段颎的外孙,逃过一劫。

段颎,字纪明,与皇甫规、张奂并称“凉州三明”,手段强硬,奉行“唯长矛挟胁,白刃加颈”的方针,平定西羌、东羌,历经百余战,累计斩首近四万级,在羌人与氐人之中,威名赫赫。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段颎此人,隐隐有艾公的风范。

只是此人因军功入朝后,开始迅速变质,他党附宦官、捕杀太学生,因而保全了富贵,两度出任太尉。在光和二年(179年),因宦官王甫一案,段颎受牵连下狱,在狱中饮鸩而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