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琼王驾临,武昌百官恭迎!(2 / 2)
“王上千岁千岁千千岁!!!”
……
千呼万唤,朱桢的身影出现在跳板上,眼眸微垂,俯视着下方躬身拱手的武昌府官员们。
“起来吧。”
语气冷淡,且半点客套都无,听的武昌府知府等人心中立时一个咯噔,战战兢兢的起身。
在持枪琼军将士的护卫下,朱桢迈步走下琼王舰,踏在了武昌府的土地上。
扫视着眼前这些态度恭敬的武昌府官员,朱桢目光满是寒意。
“陛下已于日前降旨,命孤为五军都督府大都督,掌京畿、江南、江西、湖广、四川,云南诸军事。”
“此事,尔等可知?”
武昌府知府等人闻言心中更惧,齐拱手道:“臣等知晓!”
“那好。”
朱桢点头,衣袖一挥:
“距上次天幕结束,已过去近一月,你武昌府就戒严近一月。”
“然,却始终未能将白莲邪教刘庆之、刘钊等首恶抓捕,平白浪费朝廷人力物力财力。”
“陛下对此,深感不悦。”
“孤现已五军都督府大都督下令,湖广全境由琼军接管,各地卫所从旁协助。”
“诸位,可有异议?”
武昌府知府等人汗流浃背,异议?当然有异议!
大明现如今地方上实行的是三司分权的制度。
大明立国初期曾经沿袭蒙元的行省制,洪武九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和直隶州,府以下有县和属州,各直隶州以下有县,形成了一个省府州县四级制与省州县三级制并存的大体格局。
后分设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掌各省军、司法权力,后逐渐被巡抚制度代替,巡抚常常成为各省权力统一的最高长官。
所以,武昌府地界,权力最大的官员有四个。
都指挥使、布政使、按察使(监察御史)以及一府主官的知府。
这四人,都指挥使掌军,布政使、知府主政,按察使主监察。
彼此之间职权分明,互不统属,又互不干涉。
即文武平衡。
然而,现在朱桢这一来到武昌,竟然就要对湖广全境实行军事管理,还是让其手下的琼军来主管。
武昌府知府等人心中岂会没有异议?
政治这东西,一旦失势,就如同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湖广全境被琼军接管,那他们这些官员就没有任何权利可言了。
届时,一旦朱桢想要收拾他们,那就是易如反掌。
所以,绝大多数武昌府官员都不愿意朱桢让琼军接管湖广全境。
可……他们又不敢把心中的异议表之以口。
须知。
现在的朱桢,肩膀上的可不仅仅是琼王这个大明亲王的身份。
民间有人称他是天人转世,神仙下凡。
天幕说他是千古一帝,未来会带来大明开创华夏王朝有史以来最大的版图。
前些时日,洪武天子命他为五军都督府大都督,掌京畿、江南、江西、湖广、四川,云南诸军事。
其麾下,更是有征服了安南、暹罗、倭国、三佛齐、满者伯夷数国的琼军将士。
而眼下最让人心生震撼的,当属那停泊在江岸边,横于江面,绵延十余里的钢铁舰队!!!
武昌府地处长江主航道,往来船运繁茂,未曾戒严的时候,每日都可谓千帆过境,其中更是不乏数十丈的巨船。
可那些与眼前的琼州舰队相比,当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权、势、力皆在其手,武昌府知府等人再是心有不甘,也只能低头认同朱桢方才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