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顶上对决(1 / 2)
第171章顶上对决
“各位高中棒球的球迷们大家中午好!”
“这里是阪神甲园球场,第83回的春天,最后终於到来!”
“2011春天的王者即將在本决出!”
“象徵著春甲优胜的蓝紫色优胜旗到底会被那队伍举起”
“是连续两届决赛闯入,志在弥补昨夏遗憾,完成全国制霸悲愿的东海大相模”
“还是暌违54年选拔大会决胜闯入,剑指球队歷史第二次春甲优胜的早稻田实业呢”
“今日,我们將和全场超过40000名观眾共同见证新王者的诞生!”
隨著直播镜头俯瞰整座甲子园,比赛实况解说的声音也朗朗而出。
球场內,两支队伍的球员们已经热身完毕;同往常一样,双方球员在比赛正式开始之前各自围成圆阵站好,给自家队伍的成员鼓舞士气。
身为球队的主將,林光来带著早实棒球部全体参赛成员在一垒外站好,大家肩並肩站好,彼此的手都搭在了队友的肩膀上。
四周的看台上传来现场观眾嘈杂的应援声,整个甲子园球场就像是一座巨大的熔炉:在这热烈的气氛当中,林光来和队友们一起缓缓闭上眼睛,不断地吸气呼气,要在比赛开始前將紧张的心情平復下来,进入决赛的状態。
和有过甲子园决赛经验的东海大相模比起来,早实的这批球员们在经验上缺少了许多;也正因如此,他们需要比对手更快地找到比赛的感觉。
有那么一瞬间,林光来感觉自己置身於一座孤岛之中:脚下是柔软土地的坚实触感,队友们的情感与温度则通过手臂连接起来一一在这样的状態下,那种比赛开始前的紧张与不安都被抚平,纷乱复杂的情绪渐渐得到了平息。
再次睁开眼,所有人的表情都变得坚定了起来。
我们走了那么远的路,付出了那么多的汗水和泪水,好不容易才走到决赛的舞台上;如今顶点就近在眼前,我们的目標就只有一个一那就是將优胜的旗帜带回东京!
在林光来的招呼下,早稻田实业棒球部18名正选球员伸出了他们的左手重叠在一起一隨后,他们的手臂朝著天空的方向高高扬起,与此同时响起来的还有球员们嘹亮的呼声:
“早实!”
“必胜!”
“让我们上吧!!!”
“噢噢噢噢噢噢噢噢!!!”
一连喊了好几嗓子,將所有的怯懦与不安从身体中排空,早实球员们的战意也同时到达了顶点。
另一边的东海大相模也是一样的,甚至在去年夏天品尝过失败的苦涩后,他们的战意还要更盛几分一对於这些经歷过失败的选手来说,他们愿意为了这个冠军付出全部。
赛前致礼环节很快结束,因为本届赛事的特殊性,决赛並没有邀请任何嘉宾进行开球仪式,所以在双方调整一小会之后,正式的比赛很快就开始了。
本场比赛,三垒侧,东海相模,先攻:
一垒侧,早稻田实业,后攻。
“嗡—嗡—嗡”
防空警报拉响,比赛正式开始。
早实这边,先发的投手仍然是球队的主將兼王牌投手的林光来一如今的林光来,已经是全日本公认的本届春甲第一投手。
在这一届的赛事里,比起一年级时更强壮、完成度更高的林光来,展现了他作为先发投手的完美素质:
时速超150公里的火球,完成度相当纯熟的变化球,以及远超同阶段水平的夺三振能力,都让他在这一批高野球儿中显得鹤立鸡群。
站在投手丘上,林光来默默思考著这场比赛的投球策略。
根据赛前的资料显示,相较於去年夏天那支攻守兼备,长打能力出色的队伍,如今的这支东海大相模的长打能力被大幅度削弱整个球队在秋天的赛季里共计只打出2支本垒打,是四强当中最少的:
也正是如此,在他们的监督门马敬治的调教下,如今的东海大相模更加偏向於应用短打小球战术,通过消耗打者的方式来打持久战。
而就在二十四小时不到之前,林光来才刚刚投完了7局比赛,他的手臂此刻还稍稍有些沉重,如今並不算在自己的全盛状態。
东海大相模的这个策略,可谓是正好击中了早实如今的薄弱之处:毕竟相较於其他投手储备深厚的名校,早实在这届春甲上的牛棚储备一直是令他们十分烦脑的问题。
这一点,早实这边早有预料:
上场之前,和泉实监督还专门找到林光来,提醒他不要因为决赛的缘故,一上来就过於兴奋地全力投球,而是要合理分配体力,儘量做好完投九局的准备。
对此,林光来欣然接受一过去的大半年里,在投球方面他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得到提升的可不仅仅只是球速而已。
林光来承认自己有一点小小的虚荣心,比起在九局比赛结束的时候站在右外野看著队友们庆祝胜利,他果然还是更想要站在人群的中央作为关注的焦点存在。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先击败眼前的东海大相模这个对手,否则他们就只能作为失败者黯然离场。
他已经准备好给东海大相模的打者们看看,什么样的投球才是“平成怪物”该有的水准了。
东海大相模这边,先头打者是他们的右外野手,渡边胜;对方是一位安打能力极强、垒上威胁很大的安打型打者,也是去年夏天准优胜的主力队员一这样的打者,对任何队伍的投手都能造成巨大的威慑。
但林光来丝毫不怵。
在阿尔卑斯看台的阵阵欢呼声中,他將手指轻轻搭在了棒球的二缝线上。
隨后,他的前脚高高抬起,身体向前压出,將球朝著本垒投了出去—今天的林光来为了增加续航能力,在投球时候比起平时,更多地去运用全身的肌肉发力,在球出手的时候也更加有意识地去拨球。
从打者的视角来看,这颗二缝线速球的速度並不快,视觉层面看上去可能就只有130公里出头的水平。
本垒右侧打击区內的渡边胜感到有些纳闷一这样子的球速,明显不是他们东海大相模预期中林光来的水平。
要知道,为了能够適应林光来时速超过150公里的快速球,东海大相模自家的发球机这几天都快干冒烟了,球员们在打击的时候可谓是痛不欲生。
虽然心中疑惑,但既然机会出来了,身为球队的先头打者,渡边胜也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
前腿微微抬起,身体同时向后蓄力引棒,挥棒一伴隨著一套流畅的动作,棒球也被他成功击中一一可通过延伸出去的球棒传递到手中的触感却告诉渡边胜,这一球他击中棒球的位置,並非他一开始所设想的理想打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