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奉直二战!(2)(1 / 2)
郭松龄家中
夜色深沉,房里只亮着一盏灯。常威将一个沉甸甸的牛皮纸袋随手放在郭松龄的书桌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茂宸兄,上次牌局,手气不错,小赢了二十万。”常威大大咧咧地坐下,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都是些不义之财,这一半,十万,分你了。”
常威心里可腹诽:我可不敢赢你郭松龄的钱,历史上那姜登选赢了你的钱,起事的时候,可不就被你给活埋!
郭松龄看着那袋钱,眉头紧锁,脸上没有丝毫喜悦,反而带着警惕和一丝被侮辱的愠怒:“常旅长,你这是什么意思?!我郭茂宸输得起,无需旁人施舍。更何况,那牌局……”
他想起常威后来那赌神般的表现和姜登选输急眼的样子,心里更是别扭。
常威呷了口茶,呵呵一笑:“茂宸兄,别急着上火。这钱呐,还真不是施舍,是‘投资’,或者说,是‘诚意’。”他身体前倾,压低了声音,目光锐利地看着郭松龄,“我知道你瞧不上姜登选那帮士官派迎合鼓动大帅出兵关外的做法,可为人臣子,有什么办法呢,他们那么干才能步步高升不是么?”
郭松龄冷哼一声,没有否认,但态度依旧冷淡:“他们是他们!我是我!我们压根就不是一路人!”
常威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茂宸兄,眼光要放长远些,咱也不能总在一棵树上吊死。如今这中国,难道只有奉军内部的棋盘吗?你在关内和这些党派内斗时,南边的天,早就已经开始变了。”
一直在旁边安静倾听,为两人添茶的韩淑秀此时忍不住轻声问道:“常旅长说的是……广东孙文那边?”
“嫂子说得对。”常威赞许地点点头,目光转向郭松龄,语气变得郑重,“今年一月,孙文先生就在广州,办了一件大事,他在苏联和……一些新兴力量的帮助下,建立了一所全新的军校——黄埔军校!”
郭松龄闻言,脸上露出一丝不屑:“军校?保定、陆大、讲武堂,军校多了去了,又能如何?不过是又多了一个派系罢了。”他自身是陆大出身,对这类消息并不十分看重,孙文他早期也跟随过,却差点因此送了命。
常威却摇了摇头,语气斩钉截铁:“不一样!茂宸兄,这所军校,完全不同!它的宗旨不是培养只懂军事的武夫,而是培养有主义、有信仰的革命军官。由孙文亲任校总理,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他仔细观察着郭松龄的反应,继续加码:“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他们培养的军官,知道为何而战!他们的战斗力,绝非我们这些内部派系林立、各自为政的旧式军队可比!我得到消息,他们网罗了一批青年才俊,那个校长蒋介石,还有政治部主任周恩来,都不是简单人物。这所学校,将来必成气候!”
韩淑秀听得入神,喃喃道:“联俄、联共……这孙先生,还真是敢想敢干。”
郭松龄虽然依旧板着脸,但眼神中那丝不屑渐渐被凝重取代。他是懂军事的,深知一支有理想、有纪律的军队有多么可怕,这也是他一直想干却始终没能干成的大事!
“就算如此,远在广州,与我东北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