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事发(1 / 1)
话音刚落,陆朝阳便提着药箱走进来,手中还拿着两个油纸包道:“魏大人醒了!王爷,我刚刚去查看了前厅的画卷,果然如我所预想的那般,画卷之上还残留了大量毒粉,我刚刚已经去除掉画卷上的毒粉了,以免再有人不小心接触画卷而中毒,对了!这是我刚刚顺路回药房为您和魏大人配制的解药,红色油纸包是内服的汤药,每日一剂,连服七日,白色油纸包是外用的药粉,可兑水清洗接触过画卷的部位,防止残留毒素。”
魏渊连忙起身,对着胡澜枝与陆朝阳深深一揖后道:“王爷救命之恩,陆府医诊治之德,臣没齿难忘。今日一别,若有来日,臣定当涌泉相报!”
胡澜枝扶起他,温声道:“不必多礼,你安心返乡便是,日后若有难处,可差人来报。”
魏渊点点头,接过药包,又简单收拾了随身包裹,在刘管家带领下正准备离开房间时,他还是忍不住回头对胡澜枝说道:“王爷,作为太子旧部,有些话臣本不该说,可……罢了,不管王爷信或不信,太子殿下是对王爷有很大敌意的,王爷若是不打算争夺皇位的话,最好是提前留好后路,微臣言尽于此,王爷请多珍重!”
望着魏渊远去的背影,胡澜枝眼神渐沉,指尖摩挲着袖口,魏渊是难得的部下,可胡翊泽却并不会识人,他若早些遇到魏渊必定揽入麾下,这种人当部下或者朋友都是不二人选啊!
三日后,孙徒鸢一身风尘地冲进东宫,额上冷汗混着泥土,语气急促道:“殿下,粮食……粮食运回来了,但清点过后,即便全数入库,也比去年的上报产量差了近三成!”
胡翊泽正端着茶盏,闻言猛地将杯子掼在案上,茶水泼得满桌都是,他怒声斥责道:“废物!让你去采买这点粮食都办不好!本太子本想借着今年的高产量,再讨父皇一句夸赞,稳固东宫之位,你现在告诉我不够?”
来回踱步的胡翊泽眉头拧成死结,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呢喃道:“再去远地买根本来不及了,户部三日后就要来核查……难道今年就只能报这么多?”
同时胡翊泽也不禁想到胡澜枝今年的功绩,先是捉拿叛贼胡蒨煦立下大功,后又在诗会上以一首佳作惊艳京城,眼见皇帝对其愈发看重,而他这两年几乎没有任何功绩可言,本来就直指望着上报官田产出增加皇帝的欢心,但如今连这唯一的功绩也马上就要泡汤了。
这份不甘与怒火几乎要将胡翊泽吞噬,一旁的林疏野瞧得真切,他眼珠快速转动后便说道:“殿下别急,差得不多,也就三成而已,京城周边农户家中多少还有些存粮,咱们再去收一遍,凑齐差额还不是易如反掌吗?”
胡翊泽眼睛一亮,思忖片刻后看向孙徒鸢道:“此法可行!孙徒鸢,你即刻再去京城周边收粮!”
孙徒鸢面露难色,苦着脸躬身道:“殿下,采买粮食的银两早已耗尽,臣为了凑够之前的数量,已然贴补了自己半年的俸禄,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银钱了啊!”
胡翊泽脸色一僵,他东宫的用度本就紧张,前些日子为了拉拢朝臣又花了不少,此刻确实囊中羞涩。
他烦躁地挥了挥手,语气不耐道:“这点小事你自己想办法,若是凑不齐粮食,你也别再来见本太子!”
孙徒鸢有苦难言,却不敢违抗,只能硬着头皮退下,他四处奔走,求亲告友才又凑了些银两,可依旧不够差额,走投无路之下,他只能带着人,以低价强行向京城周边农户收粮。
这些农户的田地本就受官田稻谷病变影响,产量锐减,自家口粮都堪堪够用,哪里愿意卖粮?可孙徒鸢带着官差,以官威压人,多数农户敢怒不敢言,只能忍痛交出存粮。
唯有城郊的张老汉,性子执拗,死活不肯卖,他早年丧子,去年老伴也去了,如今孤身一人的他本就没有什么盼头,如今连辛辛苦苦耕种的粮食都要被强行低价买走,既然如此,他干脆闹个鱼死网破,直接带着状纸便告到了顺天府。
此事很快便顺着官府层级往上递,次日早朝,顺天府尹手持奏折,躬身启奏道:“陛下,臣有本启奏!京郊农户联名告状,称太子殿下麾下屯田郎中孙徒鸢,以低价强征农户存粮,甚至动用官威逼迫,百姓怨声载道!臣核查之下,还发现京郊官田稻谷今年尽数病变,太子殿下不仅隐瞒不报,还试图购粮谎报产量,欺瞒陛下!”
话音刚落,朝堂之上瞬间一片哗然,太子党羽纷纷出列,跪地求情道:“陛下息怒!太子殿下许是一时糊涂,并非有意欺瞒,还望陛下从轻发落!”
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猛地拍向龙案,震得御座前的香炉都微微晃动,他怒视着阶下的胡翊泽,声音冰冷刺骨道:“糊涂?欺君罔上,压榨百姓,这叫一时糊涂?朕将官田之事交予你,是盼你能历练政绩,你却为了一己之私,谎报产量,逼迫百姓!如此德行,何以担当太子之位!”
胡翊泽吓得浑身发抖,瘫软在地,连连叩首道:“父皇饶命!儿臣知错了,儿臣再也不敢了!”
皇帝闭了闭眼,语气决绝道:“朕心意已决,无需多言!即日起,废黜胡翊泽太子之位,保留皇子身份,罚禁足于东宫闭门思过!没有朕的旨意不得出东宫一步!”
一众太子党羽还想再劝,却被皇帝凌厉的眼神制止,只能悻悻退下。
随后,皇帝目光转向站在一旁的胡澜枝后,沉声道:“澜枝,京郊官田稻谷病变之事尚未善后,如今已近收获时节,再行补救为时已晚,朕命你全权负责此事,安抚受灾农户,处理病变稻谷,无需强求产量,尽力而为即可。”
胡澜枝上前一步,躬身领旨道:“儿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