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 > 第378章 新的均衡

第378章 新的均衡(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宛城,征南将军行辕。

书房内,数份材质、笔迹各异的文书摊开在宽大的案几上,如同拼图般勾勒出天下大势的轮廓。吕布没有坐在主位,而是站在一张悬挂的巨幅地图前,目光沉静地扫过上面标注的各方势力范围。

来自长安贾诩的密信内容最为详尽,笔迹从容不迫:“……并州已定,南阳新附,将军之势如日中天。然树大招风,亟需固本培元。曹操新败,元气大伤,刘备如鲠在喉,其短期内无力西顾。袁绍并州受挫,粮草被焚,兼受我‘玉皂’‘玉盐’之困,正忙于内部整顿,恢复非一日之功。刘表失南阳,惊魂未定,方有求和之举。当此之时,将军宜缓图之,深耕南阳,稳固并州,积蓄民力,训练新军。待根基深厚,四方有变,则霸业可图。刘备,鹰犬也,可用其牵制曹操,然需控其食量,防其反噬。”

吕布微微颔首,贾诩的分析与他不谋而合。目光转向张辽自颍川发回的军报,内容简练,汇报防务稳固,并提及“平寇中郎将刘备所部,近日于济阴郡边境活动频繁,与曹军小股部队已有数次摩擦,互有损伤”。

再看李肃自河内送来的密报,则详细陈述了对袁绍经济渗透的进展与困难:“……冀州大户已有多家暗中接洽,对‘玉盐’‘玉皂’需求甚殷。然袁绍似已警觉,邺城等地盘查日紧,仿制之举亦有所闻。虽成效缓慢,然如细雨润物,假以时日,必见其功。”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封措辞焦急、甚至带着几分恳求意味的帛书上。这并非来自孙策的官方文书,而是江东吴郡一位与吕布麾下有些商业往来的地方豪族,辗转送来的求援信。信中详述了山越之乱带来的破坏,村庄焚毁,田亩荒芜,商路断绝,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孙策主力早日回援的期盼,以及对吕布能否施以援手的试探。

吕布将这些信息在脑中一一过滤,权衡。他拿起贾诩的密信,走到侧旁正在翻阅南阳田亩数据的蔡琰身边,将信递给她。

“文和先生与我所见略同。”吕布嘴角勾起一丝淡淡的、成竹在胸的笑意,“如今,该着急的不是我们。北边袁绍自顾不暇,东边曹操焦头烂额,南边刘表吓破了胆。我们,正好稳坐钓鱼台。”

蔡琰快速浏览了一遍密信,抬起清亮的眸子:“将军欲如何应对江东之事?孙伯符若撑不住,刘表便可全力应对我方,于南阳稳定不利。”

“直接派兵援助,劳师远征,空耗钱粮,乃下下之策。”吕布踱回地图前,手指点向江东区域,“但也不能全然不管。孙策若太快被山越拖垮,或是让刘表觉得东线无忧,转而全力对付我们,也非我所愿。”

他沉吟片刻,对侍立一旁的书记官下令:“以我名义,修书一封给孙伯符。告知他,我军新定南阳,粮草亦不宽裕,然念及同盟之谊,可紧急调拨一批军粮,经由水路运往牛渚。价格……就按江东市价的九成五计算。”

书记官领命,迅速记录。

吕布又补充道:“另外,传令给与江东有商贸往来的商户,可以适当向江东倾斜,出售一些他们急需的药材、布匹,价格公允即可。”

此举精妙。既示了好,维持了联盟关系,让孙策承他的情,又并未无偿付出,反而能小赚一笔,补充南阳府库。更重要的是,这批粮食和物资能帮助孙策稍微稳住局面,让他有更多精力去清剿山越,从而继续将刘表的主力牢牢吸引在江夏一线,无暇北顾南阳。

“九成五……”蔡琰轻声重复,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这个价格,略低于市价,显示了援助之意,却又没低到像是施舍或惧怕孙策崩溃,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文姬,南阳的根基,我就交给你了。”吕布看向她,语气郑重,“田亩、户籍、税赋、农政,千头万绪,皆系于你一身。”

蔡琰放下手中的简册,起身,盈盈一礼,声音平静却坚定:“琰,定不负将军所托。”

江东,丹阳郡一处刚经历过战火的废墟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