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荆楚惊涛(2 / 2)
是夜,月隐星稀,漆黑如墨。一支精心挑选的、约五百人的江东精锐死士,人衔枚,马裹蹄,在重金收买的、熟悉安陆周边地形的向导带领下,沿着溳水一条人迹罕至的隐秘支流,悄无声息地绕行到了安陆城的西北角。此地并非江东军主攻方向,且地势相对复杂,守军的戒备难免比南面主城门要松懈几分。
与此同时,江东军面向安陆南门的主营方向,突然鼓声震天大作,无数火把瞬间点燃,将半边天空映照得如同白昼,营内人影幢幢,喊杀声四起,摆出一副要趁夜大举强攻南门的架势。城头守军立刻紧张起来,消息迅速报至中军。正如周瑜所料,文聘的主要注意力果然被这声势浩大的佯攻所吸引,亲自赶往南城城墙,坐镇指挥,准备迎击预料中的夜袭。
就在南门方向虚张声势、吸引住安陆守军绝大部分注意力之际,潜伏至西北角的那五百江东奇兵,如同暗夜中扑食的猎豹,突然发难!他们利用飞钩、绳索等工具,敏捷地攀上城墙,与猝不及防的守军巡逻队展开了激烈而短促的搏杀,试图在此处打开一个突破口!
然而,文聘用兵,向来严谨周密,即便是在非主攻方向,也安排了足够的警戒兵力和预备队。偷袭的江东军虽占得先机,砍翻了十余名守军,但很快便被闻讯赶来的更多守军发现,团团围住,陷入了兵力悬殊的苦战之中。
“报——将军!西北角城墙发现敌军小股精锐偷袭,正在激战!”
“报——南门方向敌军鼓噪甚急,火光冲天,然其大队人马仍停留于营寨之外,未见真正攻城迹象!”
几乎在接到两边消息的瞬间,文聘脑中灵光一闪,已然明了对方意图:“声东击西?想调动我军兵力,制造混乱?传我将令,城中预备队立刻分兵一部,支援西北角,务必将偷袭之敌全部歼灭,不留活口!南门守军,提高警惕,严阵以待,但未有敌军真正攀城,不得擅离岗位,不得妄动!”
就在安陆守军的注意力被南北两端这虚实结合的动静牢牢吸引,城内兵力调动,略显纷乱之际,谁也没有注意到,几道如同鬼魅般灵巧的黑影,借助夜色的完美掩护,悄无声息地潜行到了安陆城依靠溳水而建的水门之下……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就在孙策摩拳擦掌,准备接受昨夜西北角偷袭失败、南门佯攻无功的现实,并思考下一步更稳妥的进攻策略时,安陆城内,靠近水门的区域,突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杀声、惊呼声、兵刃撞击声骤然响起,混乱异常!
“成了!”一直静观其变的周瑜,直到此刻,脸上才露出一丝智珠在握的清淡笑容,轻轻抚掌。
原来,昨夜所有的行动,无论是南门的鼓噪佯攻,还是西北角的精锐偷袭,都并非真正的杀招,而只是吸引守军注意力、制造混乱的障眼法。周瑜真正的致命一击,在于利用投降过来的、原属于黄祖麾下的江夏水军士卒(他们极其熟悉安陆水门的内部结构与机关弱点),趁南北两处动静吸引全城守军注意力的绝佳时机,派遣水性极佳的死士潜泳至水门之下,用特制的工具,巧妙地破坏、卡死了水门沉重的升降闸口机关!
待到天光将亮未亮,守军最为疲惫、警惕性相对最低的时刻,预先埋伏在溳水上游芦苇荡中的数十艘江东水军快船,满载着最为悍勇的死士,如同离弦之箭,顺着因机关失灵而无法完全闭合的水门缝隙,一举冲入了安陆城内!
虽然成功冲入城内的江东军兵力不多,仅有数百人,但在守军内部造成的心理恐慌和实际混乱却是巨大的!尤其是黄祖所部的江夏旧卒,本就军心不稳,对文聘的指挥未必全然信服,此刻眼见城内火起,喊杀声近在咫尺,皆以为城池已破,敌军大举入城,顿时士气崩溃,部分人马竟不听号令,出现溃逃之势!
文聘临危不乱,展现出一代名将的非凡素质。他一面亲自率领最可靠的亲卫部曲,冲向水门区域,奋力镇压内部的混乱,堵截绞杀入城的江东死士;一面严令其他各门守将死死守住岗位,不得慌乱,不得擅离职守,违令者立斩!在他冷静果决的强力弹压和指挥下,城内的混乱势头渐渐被控制住,那些冲入城内的江东死士也因寡不敌众,后继无援,被逐渐分割、剿灭。
然而,经此惊心动魄的一夜乱战,安陆守军的整体士气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城防设施也有所损坏。更重要的是,黄祖及其部属的军纪涣散、临战不可靠,已在这场危机中暴露无遗,文聘与黄祖之间的将帅之隙,也因此更深。
孙策和周瑜并肩站在大营了望台上,望着安陆城内那渐渐被扑灭的火焰,以及依旧在晨风中顽强飘扬的“文”字帅旗,心中都清楚,这座江北坚城,依然未能攻克。
“文聘……真乃劲敌也。”孙策长长吐出一口胸中郁结的浊气,语气中少了几分战前的轻视,多了几分对真正对手的凝重与承认。
“无妨,”周瑜目光依旧深邃,仿佛已看透战局之后的战略博弈,“经此虚实结合、惊险万分的一役,安陆城虽未破,然其军心士气已遭重创,城防亦非无懈可击。黄祖与文聘之间将帅失和,猜忌已生,此乃更深之隐患。我军虽未竟全功,然‘围魏救赵’,牵制荆州兵力、震慑刘表之战略目的,已然达到。此时此刻,那襄阳城中的刘景升,定是坐卧难安,如芒在背,他原本或许存有的那点‘北顾吕布’、趁火打劫的心思,恐怕……要大打折扣了。”
正如周瑜所精准预料的那样,襄阳城,州牧府邸之内,刘表拿着文聘从安陆拼死送出的加急战报,双手都在微微颤抖。他既惊怒于孙策竟敢真的悍然发动大规模进攻,兵临城下,又暗自庆幸和依赖文聘到底还是稳住了这岌岌可危的江北局势。
“北面…吕布…”他放下战报,走到巨幅舆图前,手指无意识地在代表北方战场的区域划过,目光闪烁,充满了纠结与权衡。然而,当他的视线最终落在地图上那被红色标记重重围困的“安陆”二字,以及代表着江东军兵锋的蓝色箭头时,所有的犹豫似乎都有了答案。与近在咫尺、攻势凌厉的江东猛虎相比,北方那头正在与袁曹缠斗的“虓虎”吕布,其威胁似乎……暂时可以往后放一放了。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快步回到案前,提起毛笔,沾满浓墨,在绢帛上飞快地写下命令:“着蒯越,即刻从襄阳守军及周边郡县,再调集五千精锐兵马,火速增援安陆!告诉文仲业,务必给本州牧守住安陆!无令不得后退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