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裁员与收缩:痛苦的抉择(2 / 2)
“公司的现金流,已经非常非常困难。可以说,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积蓄说出最后决定的勇气。台下,已经有人开始不安地扭动身体,脸色发白。
“为了能让公司……活下去,为了还能保住一部分同事的工作,”林向洋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和艰难,“我和陈总经过痛苦的考虑,决定……对公司人员进行……优化调整。”
“优化调整”这四个字,像一块冰砸进了会议室,瞬间冻结了所有的空气。所有人都明白了它的含义。
“部分同事,不得不……离开公司。”林向洋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挤出了这句话。他不敢看要是销售部和相关的后勤支持人员,按照入职年限和岗位,确定了裁员名单,补偿金按照N+1的标准支付(根据劳动法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此处N+1指年限对应月数加一个月)。
“我知道,这远远无法弥补大家为公司付出的心血,也无法抚平突然失去工作的伤痛。”林向洋的声音低沉下去,充满了无力感,“但这是我林向洋,目前能做到的极限。我承诺,只要公司账上还有一分钱,补偿金一定会足额、尽快发放到大家手上!”
他的话说完,会议室里陷入了长时间的、令人窒息的沉默。仿佛过了很久,才有一个角落传来压抑不住的、低低的抽泣声,是一个跟了公司五年的女业务员。这哭声像是一个开关,瞬间引爆了弥漫在空气中的悲伤、茫然和恐惧。有人红了眼眶,有人默默低下头,有人难以置信地看着身边的同事,仿佛在确认这是不是一场噩梦。
没有争吵,没有质问。这些员工,很多都亲身经历了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他们对公司的困境并非毫无察觉。只是当冰冷的决定真正落下时,那种被抛弃、对未来无依无靠的恐惧,还是击垮了很多人。
林向洋和陈静站在台上,看着台下这一幕,心如刀绞。陈静别过脸去,悄悄抹着眼泪。林向洋则死死咬着牙关,强迫自己站在那里,承受着这一切。他知道,这是他作为企业负责人必须承担的代价。
会议在一种极其沉重和悲伤的氛围中结束。被裁员的员工默默起身,收拾自己的东西,与相熟的同事无声地拥抱,或者红着眼眶快速离开,不愿让人看到自己的狼狈。留下的员工,也并未感到多少庆幸,反而充满了兔死狐悲的物伤其类之感,以及对公司未来的深深忧虑。
办公室仿佛一下子空荡、冷清了许多。林向洋一个人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反锁了门,很久都没有出来。他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依旧繁华的城市,却感觉浑身冰冷。他想起那些离开员工的脸,想起他们曾经一起加班、一起庆祝订单、一起畅想未来的场景。一种巨大的负罪感和无力感几乎要将他淹没。
为了进一步缩减开支,几天后,公司退租了这栋高档写字楼的一半面积,搬到了更小、更便宜的办公区。曾经略显拥挤和喧闹的办公环境,变得空旷而寂静。一切,都只为了那个最原始、也最残酷的目标——“活下去”。
而在林向洋为了企业的生存苦苦挣扎、断臂求生的同时,在北方那座代表着国家意志的科研堡垒里,他的侄女林雪和准侄女婿徐航,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感受着一种截然不同的“温暖”与“保障”。那里,似乎是这场席卷全球的风暴中,一个罕见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