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江奔流 > 第210章 老人的忧虑

第210章 老人的忧虑(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小帆,”她扬了扬手中的旧手机,“这个……这就不要了?”

林帆愣了一下,随口答道:“奶奶,这个都旧了,卡得很,不好用了。反正也卖不了几个钱……”

“卖不了几个钱?”周文瑾打断他,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执拗和忧心,“孩子,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东西,这些手机、电脑、还有那些花花绿绿的电池,”她指着房间里其他的电子产品,“它们要是被随便扔掉,埋在地里,多少年都烂不掉啊!而且里面还有好多有毒的东西!”

她越说越激动,仿佛积压已久的担忧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这些东西,会污染土地,污染水源!最后那些有毒的玩意儿,还会顺着庄稼、顺着水,跑回咱们的身体里!这都是害人害己啊!”

这番带着强烈情绪的话语,让原本轻松的氛围瞬间变得有些凝滞。林帆张了张嘴,想辩解什么,但在奶奶沉痛的目光下,终究没能说出口。

周文瑾似乎被勾起了无尽的回忆,她不再只看林帆一个人,而是对着满屋的儿孙,声音低沉下来,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惋惜:

“我们年轻那会儿,东西坏了,首先想到的是修。收音机不响了,找师傅修;自行车胎破了,自己补。一双袜子,也是补了又补。不是买不起新的,是觉得东西造出来不容易,不能随便糟蹋。”

她的目光变得悠远,仿佛穿透了时空:“那时候,我们家门口那条小河,水清得能看到底,夏天我们直接拿瓢舀起来就喝,甜丝丝的。晚上躺在院子里乘凉,天上的星星,一颗是一颗,亮得晃眼,银河就跟一条真正的河一样,从南流到北……”

她描述的景象,对于在座的大多数人,尤其是林帆这样的年轻人,几乎如同童话。他们习惯了瓶装水的便利,见惯了城市夜空被霓虹灯染成的暗红色,几乎忘记了星空原本的模样。

“可现在呢?”周文瑾的声音带着哽咽,“河里的水,别说喝了,碰都不敢随便碰。天,老是灰蒙蒙的。星星……也难得看见几颗亮的了。”

她环视着儿孙们,眼神里充满了不解和担忧:“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楼越盖越高,车越来越多,你们用的东西也越来越高级。可这老天、这地、这水……怎么反而变得……让人不放心了呢?”

这番发自肺腑的倾诉,带着一个与土地、与自然更为亲近的时代所遗留下来的朴素环保观,以及对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环境代价的深切忧虑。它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在家庭成员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林向洋和陈静对视一眼,都有些惭愧。他们忙于生意,确实很少思考这些看似“遥远”的环境问题。林雪和徐航作为科研工作者,则从更理性的角度思考着技术进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林帆更是低下了头,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习以为常的“升级换代”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如此沉重的环境代价。

从这一天起,周文瑾仿佛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家中的“环保监督员”和“唠叨员”。她会提醒陈静买菜时自带布袋,拒绝超市的塑料袋;她会把洗菜淘米的水留下来冲马桶;她会严格督促家人进行垃圾分类,尽管当时的分类设施还很不完善;她还会在看到孩子们忘记关灯、关水龙头时,不厌其烦地过去关上,并念叨着“节约一点是一点”。

她的这些举动,起初或许会被忙于现代生活的儿孙们觉得有些“过时”和“唠叨”,但那份发自内心的、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切关爱,以及那种将节俭惜物与环境保护天然结合起来的朴素智慧,却像一颗颗种子,悄然播撒在了每个人的心田。

这些种子,需要时间去发芽,需要更多现实的风雨去催生。而就在不久之后,一场自上而下、力度空前的“环保风暴”,将以一种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方式,席卷而来,不仅印证了周文瑾的远见与忧虑,更将深刻地改变林家许多人,尤其是远在西北基地的林卫东的工作与生活。来自中央的环保督察组,即将带着国家的意志和科学的标尺,叩响基地的大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