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江奔流 > 第235章 找准“引爆点”

第235章 找准“引爆点”(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田野里的课堂,洗去了林帆身上不切实际的浮华与焦躁,沉淀下来的是对云岭村这片土地更深的理解与敬畏。他不再急于求成,不再幻想一蹴而就,而是真正静下心来,像阿峰侍弄他的鸡场一样,开始细致地、耐心地梳理云岭村真正的“家底”与潜力。

他和阿雅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几乎走遍了云岭村的每一个角落,访问了村里大部分还能沟通的老人和有想法的中年人。他们不再仅仅询问“有什么”,而是更深入地探究“为什么不行”、“可能需要什么”。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的不再是宏大的规划,而是具体的问题、细微的观察和村民们最朴素的愿望。

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原本在第一次“触网”尝试中被忽略,或者未被正确认识的“潜力股”,逐渐浮出水面,清晰地呈现在他们面前。

第一个,是阿木奶奶和她那几乎被时代遗忘的刺绣。

之前,林帆只是将刺绣看作一件普通的、或许有点特色的手工艺品,试图直接售卖。但失败让他意识到,原生态的绣片固然承载着记忆,但其过于古朴甚至陈旧的形式,以及背后缺乏故事和文化解读的状态,很难直接打动现代消费者。

直到有一天,阿雅带着林帆再次拜访阿木奶奶,这次他们没有急着谈售卖,而是恳请老人讲讲那些图案的故事。在阿木奶奶断断续续、夹杂着大量古老苗语词汇的叙述中,林帆和阿雅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时空的大门。

那些繁复的图案,有的是模仿山间灵动的锦鸡,象征着吉祥;有的是描绘祖辈传说中开辟家园的场面;有的花纹代表着对五谷丰登的祈愿;还有那些浓烈而和谐的配色,源自于对自然万物色彩的提取和抽象。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这个迁徙至此的苗族支系数百年的历史记忆、审美情趣和精神信仰。

“这不是普通的手工艺品,”林帆看着那幅描绘“太阳与星辰”的古老绣片,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是活着的文化,是穿在身上的史诗!我们之前把它当土特产卖,简直是暴殄天物!”

阿雅也深有同感:“是啊,以前只觉得好看,没想到里面有这么多讲究。但光是原样,年轻人确实不太容易接受。”

一个想法在林帆脑中清晰起来:阿木奶奶的刺绣,核心价值在于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美学价值,但需要现代化的设计赋能,将其从“老物件”转变为具有文化内涵和时尚感的“文创产品”。这,或许是一个可以精准发力的“引爆点”。

第二个,是村后那片几乎被遗忘的高山云雾茶。

这片老茶树生长在村子后山接近山顶的背阴处,常年云雾缭绕,日照时间短,生长极为缓慢。以前村里人也采来自己喝,或者少量送到乡上换点零钱,但因为产量极低,制作工艺也只是简单的锅炒晒干,外形粗糙,一直没当成正经产业。

林帆在一次跟随老农上山的途中,偶然用随身带的旅行茶具泡了一杯。沸水冲下,一股清幽持久的兰花香瞬间弥漫开来,茶汤清澈透亮,入口滋味鲜爽甘醇,回味悠长,与他喝过的许多名优绿茶相比,竟丝毫不逊色,甚至因其独特的山场气息而更显珍贵。

“好茶!”林帆惊叹。他立刻意识到,这又是一个被埋没的宝藏。

但问题同样明显:如何证明它的“好”?如何让外面的人相信这深山里的“土茶”品质卓越?缺乏标准,缺乏认证,缺乏品牌故事,再好的东西也只能被困在山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