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不只是经济(2 / 2)
就连最初对林帆持怀疑和观望态度的老支书,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他不再只是客气地打招呼,而是会主动走到村委会,默默地看着林帆和阿雅忙碌,有时递上一根自己卷的旱烟,虽然林帆不会抽,但会接过来别在耳后。
有一次,林帆和阿雅正在规划如何利用直播收益的一部分,来修缮村里那段最危险的通组路,老支书背着手走了进来,听了一会儿,突然开口:“这段路,光修表面不行,得把路基夯实,不然一场大雨又冲坏了。当年修这路的时候,我在场,哪里容易塌方,我心里有数。”
这是他第一次主动提出具体的、建设性的意见。
林帆和阿雅又惊又喜,连忙请他坐下详细说。老支书也不推辞,拿出当年带领村民开山修路的劲头,一处处指点,哪里该加固,哪里该设排水沟,讲得头头是道。
最后,他看着林帆,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睛里,不再有疏离和审视,而是充满了复杂的、带着些许惭愧和更多欣慰的神情,他用力拍了拍林帆的肩膀,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清晰:
“小林,我服了!你们年轻人,有想法,有办法,肯吃苦,是干实事的人!咱们云岭村……有盼头了!”
这句迟来的、发自内心的认可,比任何奖状和表扬都让林帆感到激动和满足。这代表着,他真正获得了这片土地和老一辈人的接纳与信任。
夕阳西下,忙碌了一天的村庄渐渐安静下来。袅袅炊烟从各家各户的屋顶升起,在金色的余晖中缠绕、飘散,与山间的雾气融为一体。阿峰鸡场的方向传来他吆喝工人收工的声音;阿木奶奶家院子里,几个妇女还在一边说笑一边做着刺绣;几个孩子在新硬化的村道上追逐嬉戏,笑声清脆悦耳;远处,几个村民自发地在清理路旁的杂草和垃圾……
林帆独自站在村头那棵大樟树下,看着眼前这幅安宁而充满生机的画卷,心中百感交集,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他回想起自己初来时的失落与彷徨,想起第一次“触网”失败的狼狈,想起在阿峰鸡场和阿木奶奶家受到的触动与教育……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收获,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
他深深地明白,乡村振兴,绝不仅仅是让村民的口袋里多几张钞票。它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心灵重建。是让凋敝的乡村重新找回活力和尊严,是让外流的人才愿意回归故土,是让古老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是让良好的生态变成发展的优势,是让基层的组织重新焕发凝聚力和战斗力。它关乎产业,更关乎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他和阿雅,只是撬动了第一块砖。
经济上的初步改善,如同点燃了引擎,而人心的凝聚、信心的重建、对更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才是驱动这艘乡村航船破浪前行的、永不枯竭的动力。看着眼前被夕阳镀上一层金边的云岭村,林帆知道,山乡的巨变,其实才刚刚拉开序幕。而他,很庆幸自己是这伟大变革中的一份子,亲历着,也参与着。
他的目光越过村庄,投向更远的地方,那里,有更广阔的天地,也有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其他领域的激动人心的变化。他个人的奋斗,家族的传承,与这时代的洪流,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