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江奔流 > 第283章 乡村振兴的画卷

第283章 乡村振兴的画卷(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创新中国”方阵那充满未来感的旋律和光影尚未完全从长安街散去,一阵欢快、昂扬,带着泥土芬芳与丰收喜悦的乐曲便紧接着奏响。广场上的氛围再次为之一变,如果说之前的钢铁洪流与科技方阵展现的是国家的“筋骨”与“大脑”,那么此刻登场的,则是共和国最为广袤而深厚的“底色”与“根基”。

**“乡村振兴”方阵**,如同一股清新而充满生命力的春风,吹进了这场国家级的盛典。它的气息与之前的方阵截然不同,少了几分金属的冷峻与科技的炫目,却多了几分稻谷的金黄、炊烟的温暖与农民脸上那质朴而灿烂的笑容。

方阵的核心彩车设计得极具匠心,它们本身就是一幅幅立体的、流动的乡村新画卷。

**第一辆彩车**的基座,是由真正的、颗粒饱满的**金黄色稻谷、麦穗以及玉米、高粱等五谷杂粮**堆砌而成,形成一座小小的、却象征着国泰民安与粮食安全的“丰收金山”。在“金山”之上,是微缩的、阡陌纵横的**高标准农田模型**,田间点缀着现代化的**喷灌、滴灌设施**,远处还有小巧的**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的动态展示。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农业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的巨大飞跃。

**紧随其后的彩车**,则聚焦于乡村产业与生活。车上是精心制作的**特色农家院落和精品民宿模型**,白墙黛瓦,庭院整洁,瓜果飘香,生动呈现了如今许多乡村“宜居宜业宜游”的新面貌。旁边还有**代表乡村电商的快递包裹模型**和**象征智慧农业的数字化大屏**,清晰地勾勒出互联网如何打破地域限制,为农产品开拓广阔市场,为乡村注入新的经济活力。

但最打动人心,也最具有感染力的,并非这些物化的成果展示,而是**方阵中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代表,穿着各自民族的盛装或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服装,组成了游行队伍的主体。他们中有脸庞黝黑、皱纹里刻满风霜却笑容无比灿烂的老农;有朝气蓬勃、戴着眼镜、代表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年轻人;有心灵手巧、展示着非遗技艺或特色手工业的农村妇女;还有带领村民致富的村干部代表……他们挥舞着手中的花束、农具模型或是丰收的果实,迈着自信而豪迈的步伐,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对当下生活的满足与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的笑容,不加修饰,却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力量。那是摆脱贫困后的轻松,是收入增长后的踏实,是家园变美后的自豪,是感受到国家重视与关怀后的由衷喜悦。这成千上万张朴实的笑脸,汇聚在一起,构成了“乡村振兴”战略最动人、也最深刻的注脚。

**在千里之外的云岭村,村委会广场上的气氛,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

当电视直播镜头清晰地捕捉到“乡村振兴”方阵的画面,当那金黄的稻谷、现代化的农机、美丽的民宿和农民们灿烂的笑脸充满整个大屏幕时,广场上先是爆发出一阵巨大的、不约而同的“哇——”的惊叹声,紧接着,便是雷鸣般的、持续不断的掌声和欢呼声!

“快看!那稻谷!金灿灿的,真喜人!”

“那是无人机!跟咱们牛博士弄的那个像不像?”

“还有那民宿,真漂亮!我看比咱们村头刚开的那家也不差!”

“你看那些老乡笑得多开心!就跟咱们现在一样!”

村民们指着屏幕,兴奋地议论着,比较着。这些画面,对他们而言,不再是遥远国度或者电视里的故事,而是他们正在亲身经历、亲眼见证的生活!彩车上展示的许多元素,都能在云岭村或者周边村庄找到对应的影子。

就在这时,人群中的德顺叔,也就是那位曾经在小敏直播里紧张地说蜂蜜“就是甜”的老养蜂人,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站了起来,用他那洪亮的、带着浓重乡音的嗓门喊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