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江奔流 > 第292章 镜头的定格

第292章 镜头的定格(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林雪那句“就要靠你们这代人,来讲新的故事了”,如同在平静的江面上投下了一颗温润的玉石,没有惊涛骇浪,却漾开了一圈圈深邃而悠远的涟漪。这话语里的重量与温柔,交织成一种奇特的氛围,笼罩在每个家庭成员的心头。它解开了上一节小诺天真疑问所引发的、关于未来归属的伏笔——未来的笔,终将递到下一代手中。同时,它也像一个庄严而充满希望的仪式序曲,预示着某种东西需要被记录,被定格。

短暂的静默。只有江水奔流不息的低沉轰鸣,以及江风拂过岸边柳梢的簌簌声,像是在为这富有哲思的一刻伴奏。大人们看着小诺那似懂非懂、却又无比认真地重复“讲新故事”的小模样,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被触动了。那是一种跨越代际的共鸣,是奋斗者看到传承希望时的欣慰,是生命长河奔涌向前的具象化呈现。

就在这时,陈静,这位林家二嫂,以其特有的细腻和对生活仪式感的敏锐捕捉,打破了这份富含深意的沉默。她仿佛接收到了所有人心中那份想要“留住此刻”的无声共鸣。

“哎呀!”她轻轻一拍手,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雀跃与醒悟,将大家从略带感伤的思绪中拉回这明媚的清晨。“这么有意义的时刻,光用脑子记怎么够?”

她一边说着,一边利落地从自己随身携带的、设计简约却质感上乘的手提包里,拿出了一部大屏智能手机。手机的金属边框在晨曦中反射出柔和的光泽,像一件被精心打磨的现代器物。她的动作自然而流畅,仿佛这个举动是此刻情境下最理所当然的一步。

“来,我们来拍张全家福吧!”陈静举起手机,笑容明媚地看向众人,目光在每一位家人脸上流转,“就以此情此景为背景——奔流的长江,初升的太阳,还有……”她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我们林家刚刚说定的,‘新故事’的开篇。”

这个提议来得如此及时,如此恰到好处,瞬间得到了所有人的积极响应。

“对对对!拍一张!”林向洋第一个出声附和,他揽住妻子的肩膀,脸上是商海沉浮中少见的、全然放松的温暖笑容,“还是你想得周到。这背景,这寓意,比在哪个摄影棚里拍的都强!”

林卫东和赵庆兰相视一笑,眼中满是赞同。林卫东轻轻点头,声音沉稳:“好,是该照一张。很久没有这么齐全地在江边走走了,这个景,有意义。”赵庆兰则细心地帮丈夫理了理被风吹得微乱的衣领,又抬手拂了拂自己鬓边的银丝,动作轻柔,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与对此刻的珍视。

林雪和徐航相视一笑,彼此眼中都读懂了对方的心意。林雪将怀里的小诺轻轻放到地上,牵着她的小手,柔声说:“诺诺,我们来和太爷爷太奶奶,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一起照相,好不好?”

小诺虽然对“讲新故事”的深意尚且懵懂,但对“照相”这件事却有着孩子本能的兴奋。她立刻拍着小手,蹦跳起来:“好呀好呀!照相!诺诺要站在最前面!”

林帆和阿雅也笑着靠拢过来。林帆伸手搭在哥哥林向洋的肩上,阿雅则亲密地挽住林雪的另一只胳膊。他们身上还带着田野的阳光和泥土的气息,与这江城的现代化景致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不需要专业的摄影师指挥,一家人自发地、极具默契地开始调整位置,寻找最佳的构图。这是一种深植于血缘与共同记忆中的本能。

核心自然是林卫东和赵庆兰。两位老人被子女们簇拥着,缓缓走到观景平台靠近江边栏杆、视野最为开阔的中心位置。他们并肩而立,林卫东身姿依旧挺拔,依稀可见当年在戈壁滩上挥斥方遒的军人风采,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慈祥与平和;赵庆兰温婉地站在他身旁,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皱纹,却也赋予了她一种如秋叶般静美的高华气质。他们脸上没有刻意摆出的笑容,只是一种历经风霜雨雪、看遍云卷云舒后的慈祥与满足。那是一种“根”的沉稳,是家族航船最终停靠的安稳港湾。他们的目光平静地望向镜头,又仿佛透过镜头,回望着自己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漫长一生。

林向洋和陈静自然地站在了林卫东的右侧。林向洋,这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搏击风浪的成功企业家,此刻卸下了平日里的精明与干练,一手亲昵地搭在父亲的肩头,脸上洋溢着属于儿子的、略带憨厚的笑容。陈静则紧挨着赵庆兰,这位同样在商界叱咤风云的女性,此刻展现的是作为儿媳的温婉与体贴,她微微侧身,倾向婆婆,姿态亲昵自然。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父辈的敬爱,也有对自身所处时代的自信,更充满了对未来的清晰规划和无限期待——那是成熟一代继往开来的坚定。

林雪和徐航则站在了赵庆兰的左侧。林雪,继承了父母坚韧与智慧的科学家,一手轻轻搭在母亲赵庆兰的背上,另一只手则被徐航紧紧握着。徐航,这位与她并肩作战的同行与伴侣,站在她身边,像一座沉静而可靠的山。他们的眼神交汇时,有无需言说的默契与爱意;望向镜头时,则充满了属于科研工作者的理性与坚韧,以及对于攻克下一个“卡脖子”难题的跃跃欲试。他们的期待,是面向科技最前沿的,是致力于为国家搭建更坚实“地基”的使命感。

林帆和阿雅这对年轻的夫妇,则活泼地填补了队伍的两翼。林帆站在林向洋的外侧,一手插在裤兜里,姿态放松,脸上是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充满了开拓者的朝气与活力。阿雅则站在林雪的外侧,亲昵地半靠在林雪身边,她的笑容清澈而富有感染力,眼神里是对脚下土地与未来事业的热爱与憧憬。他们代表的是扎根大地、面向未来的新力量,是乡村振兴这幅宏伟画卷上最鲜活亮丽的一笔。

而最前面,c位中的c位,自然是我们的小诺。她被大人们安排在最前排的正中央,那个毫无争议的焦点位置。她一点儿也不怯场,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小脸上绽放出无比灿烂、毫无阴霾的笑容,像一朵追逐太阳的、生机勃勃的向日葵。她那双清澈的大眼睛里,倒映着江水的波光、天空的蔚蓝,以及所有亲人围绕身边的幸福光芒。她是这个家族血脉与精神的结晶,是所有人希望的寄托,是即将执笔书写“新故事”的那一代人。她的存在,本身就象征着未来无限的可能性。

陈静调整着手机的角度,寻找着最佳的光线和构图。其他人也微微调整着姿态和表情,力求将这美好的一瞬完美留存。

“等一下!”就在陈静即将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林卫东忽然开口。

大家都略带疑惑地望向他。

只见林卫东微微侧过头,对身边的赵庆兰低声说:“庆兰,你把那个……拿出来吧。”

赵庆兰先是一怔,随即恍然,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而温柔的光彩。她轻轻点头,从自己素雅的上衣口袋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个小物件。

那是一个小巧的、有些年头的徽章。徽章的工艺并不算特别精致,边缘甚至有些细微的磨损,但擦拭得十分干净,在晨光下,红色的珐琅底和金色的图案依然清晰可见——那是许多年前,他们所在的那座神秘基地,在完成一次重大历史任务后,为表彰所有参与人员而颁发的纪念章。它不代表极高的荣誉等级,却承载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象征着隐姓埋名、为国奉献的青春。

林卫东接过徽章,没有说话,只是用那双布满老年斑却依旧稳定的手,郑重其事地、缓缓地,将它别在了自己左胸前的衣襟上。那个位置,正对着心脏。

这个动作很轻微,却仿佛有千钧之重。

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枚徽章,是父亲在以此种无声的方式,让那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与他们此刻的全家福同框。让过去的奋斗,与现在的幸福,以及未来的希望,同处于一个时空截面之中。这是一种精神的在场,是一种血脉里的传承。

林雪的眼眶瞬间有些湿润。徐航握紧了她的手。林向洋和林帆的神色也变得更加庄重。连小诺似乎也感受到了气氛的变化,虽然不明白那亮晶晶的小东西是什么,但她笑得更甜了,仿佛在用她的方式,回应着太爷爷这份深沉的情感。

“好了。”林卫东别好徽章,整理了一下衣襟,重新抬起头,目光恢复了之前的平静与慈祥,但更深处,多了一份无愧于心的坦然与自豪。

这个小插曲,让这张即将诞生的全家福,内涵变得更加厚重。

“大家都看镜头哦!”陈静再次举起手机,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来,我们一起说——”

她顿了顿,似乎在找一个最适合此刻的词语。说“茄子”太俗套,说“田七”又过于普通。

就在这时,小诺突然用她那清脆响亮的童声喊道:

“讲——新——故——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