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反恋爱脑系统之尹静琬22(2 / 2)
尹静琬回过头,接过牛奶,指尖感受到杯壁传来的暖意。她看着许建璋关切的眼神,心中微微一动。这一世,她并非孤身一人。
“建璋,”她轻声开口,决定不再完全独自承担,“国内出现了一些状况,有人仿制我们的磺胺,害了人。”
许建璋脸色一变:“怎么会?严重吗?”
“很严重。”尹静琬简要将情况告知,隐去了慕容沣的名字,只说是“某些别有用心之势力”。
许建璋听完,沉默片刻,握紧了拳,语气却异常坚定:“静琬,无论发生什么,我们一起面对。我们的药是救人的,绝不能让那些龌龊手段得逞!需要我做什么,你尽管说。”
他的支持,如同暖流,驱散了些许寒意。尹静琬点了点头,心中有了计较。或许,是时候让许建璋更多地参与到核心的危机应对中来了。他的谨慎与在商业圈的人脉,在某些时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她将新型防伪标识的构思与尽快推出的重要性告诉了他,许建璋立刻领会,表示会全力协助詹姆斯·陈,协调材料和生产资源。
仿制磺胺事件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在尹静琬精心构筑的海外阵地上漾开圈圈涟漪后,终究未能掀起更大的风浪。得益于“磐石”方面及时有力的澄清,以及尹静琬迅速推出的、带有特殊化学荧光防伪标记的新包装,那些粗劣的仿制品很快在流通环节中被识别、清除,其背后的阴暗意图也随之破产。
慕容沣这番试探性的攻击,如同击打在覆盖着厚重苔藓的礁石上,除了些许沉闷的回响,并未能动摇礁石分毫,反而让尹静琬更加看清了他的手段与局限——他依旧困囿于前世的思维窠臼,习惯于用掌控、破坏和胁迫来达到目的,却低估了她在此世淬炼出的、更为坚韧的意志与更为广阔的视野。
她不再将过多的精力用于揣测或防备慕容沣可能的下一次动作。系统的警示已足够清晰,他的执念根植于对权势的无限渴求,这种渴求并不会因重生而改变本质,只会因为预知了“失败”而变得更加焦灼和不择手段。与这样一个将个人权柄置于家国之上的对手纠缠,于她的救国大业无益,反而会消耗她宝贵的精力与资源。
【反恋爱脑系统最终评估:目标慕容沣已彻底固化为“权势至上”人格,其情感表达本质为占有与控制,与宿主追求之独立、救国道路完全相悖。建议宿主从心理及战略层面彻底切割,将其视为历史进程中之顽固阻力,而非可转化或需过度关注之个体。】
系统的结论冰冷而客观,却也与尹静琬内心的决断不谋而合。
她将目光从太平洋彼岸那片纠缠着个人恩怨与军阀混战的土地收回,更加专注于眼前和未来的事业。与詹姆斯·陈合作改进的无线电设备,性能愈发稳定,开始通过更复杂、更隐秘的多节点跳转方式,小批量输送给国内最需要的敌后战场。许建璋在商业上的稳健经营,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明面上合法的资金屏障,也意外地打通了一些获取美国本土工业原料的渠道,为后续可能的技术升级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尹静琬开始有意识地利用美国相对开放的学术环境,以“尹女士”这个化名,向几家大学图书馆和研究所匿名捐赠了一些由系统知识转化而来的、关于公共卫生、基础工业建设的非核心技术资料。她深知,救国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力可成,提升整个民族的知识与工业底蕴,同样是埋下未来的种子。
至于慕容沣,他后续似乎又尝试了几次更为隐秘的试探——或是通过某些看似独立的基金会,向与尹静琬有间接关联的华人技术团体提供“慷慨”资助;或是在国际舆论场上,放出一些关于江北承军“浴血抗战”、“需要国际援助”的模糊消息,隐约指向对某些“特定技术”的需求。
然而,这些举动在尹静琬借助系统强化过的情报甄别能力下,皆如雪泥鸿爪,痕迹清晰可辨。她或是置之不理,或是通过迂回方式,将相关信息及风险提示,转达给国内可靠的渠道,自身则始终保持着安全的距离。
她不再愤怒,不再纠结,甚至不再有太多的情绪波动。慕容沣于她,已然褪去了所有情感的光晕与阴影,彻底沦为一个需要警惕的、符号化的“麻烦源头”,是她在前行路上需要绕开或抵御的、旧时代遗留下来的顽固暗礁之一。
她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那个历经磨难却终将新生的祖国。个人的情爱恩怨,哪怕是掺杂着前世今生、看似轰轰烈烈的纠缠,在时代洪流与家国大义面前,终究不过是……一粒终将被冲刷殆尽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