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星光偏要吻烟台 > 第190章 破局、曙光与新的序曲

第190章 破局、曙光与新的序曲(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十五天。如同悬挂在头顶的断头台铡刀,冰冷的倒计时滴答作响,驱动着“普罗米修斯”这部机器以燃烧般的状态极限运转。

技术战线:“捕鼠夹”与时间赛跑

伊莎贝尔团队进入了彻底封闭的攻坚状态。设计一个能精准识别伪造信令、并实施毁灭性反向打击的“逻辑炸弹”,其难度远超常规防御系统的构建。这要求算法必须具备近乎“直觉”的辨别力,能分辨出哪怕最细微的、源自不同硬件基底或编码习惯的模仿瑕疵。

“就像辨别真迹和最高明的赝品,我们需要找到那个唯一的、无法复制的‘笔锋’。”伊莎贝尔对核心算法小组说,她的眼中布满血丝,但目光如炬。他们最终将突破口选定在“棱镜”信令生成时,依赖硬件唯一物理特性所产生的、几乎不可克隆的底层量子噪声上。任何外部模仿,都无法完美复现这种源于物质本身的随机性。

“捕鼠夹”的核心逻辑被设定为:持续监测信令底层的噪声指纹。一旦检测到信令结构完全正确,但底层噪声指纹与授权硬件库不匹配,立即判定为“高精度伪造”,瞬间激活反击程序——不是简单的阻断,而是向攻击源反向注入一段经过特殊设计的、能引发其接收系统共振紊乱的超载数据流,理论上足以烧毁其脆弱的前端电路。

周景明的团队则全力配合,试图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和主动侦察,预测对手最可能发动攻击的时机和入口,为“捕鼠夹”设定最佳的触发条件和反击强度。

第十五天的黎明,最终测试在高度隔离的模拟环境中进行。当一段完美模仿的“棱镜”信令被输入系统,“捕鼠夹”沉默地“观察”了0.3秒,确认噪声指纹异常后,一道无形的、狂暴的数字雷霆反向劈出,模拟攻击源的信号瞬间被淹没在数据的乱流中,标记为“永久性物理损伤”。

测试成功。

“捕鼠夹”部署至大湾区网络所有关键节点。

沈啸那边同步收到了部署完成及测试报告,没有评价,但临时权限限制被悄然解除。

技术战线最致命的漏洞,被暂时焊死。但每个人都知道,这只是将一场正面冲突,推迟成了更危险的、一击定生死的暗战。

商业战线:“对赌”破冰

上海方面,顾知行团队迅速调整策略,推出了简化版的“基础环境服务+效果对赌”方案。他们放弃了复杂难懂的价值分摊模型,转而向“未来屿”的商户承诺了一个明确的、基于传统监测手段(如店内摄像头客流统计、POS机流水)可验证的最低客流量和销售额提升基线。

“如果达不到,我们按差额赔偿。如果超过了,超出部分我们只抽取很小比例的分成。”顾知行在招商会上坦诚布公,“我们用真金白银,为效果担保。”

这种直白且自担风险的方式,瞬间打破了信任僵局。疑虑重重的商户们看到了诚意,首批二十余家重点商户签署了协议。虽然初期利润微薄,甚至可能亏损,但“产品+运营”的模式,终于撬开了市场的第一条缝隙,获得了宝贵的实践数据和展示窗口。

规则战线:框架的力量与意外的援手

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的辩论进入了白热化。“普罗米修斯”的《治理框架2.0》发挥了关键作用。几位持中立态度的议员明确表示,既然行业自身已经提出了如此严格且可执行的自律标准,过于严苛的立法反而可能扼杀创新。

就在表决前景依然不明朗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势力发出了声音——赫尔辛基智慧半岛项目管委会,联合了几家已成功应用“场协同”技术的欧洲先锋企业,共同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以自身实践数据证明该技术的安全性与巨大价值,并强烈呼吁欧盟“应支持而非阻碍这样的有益创新”。

这股来自应用层面的声浪,产生了奇效。它让那些关于“长期风险”的抽象担忧,在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草案中最具杀伤力的几个条款,在最终版本中被大幅修改或删除。虽然仍有一些监管要求,但已不再是无法逾越的障碍。

欧盟市场的准入之门,虽然开得不大,但终究没有被彻底关上。

三线告捷与新的序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