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烙印解析(1 / 2)
艾雯带来的消息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林陨心湖中漾开一圈涟漪,但很快便平息下去。他神色未变,只是微微颔首:“知道了。加强监控,非必要不启动主动探测,避免能量外泄。护卫队提高警戒等级,轮休制度暂缓。”
“是。”艾雯领命,匆匆离去安排。
林陨重新闭上双眼,但心神并未完全沉入修炼。他分出一缕神念,如同无形的蛛丝,悄然蔓延开去,与这片世界残骸的冰冷结构连接在一起。归墟烙印赋予他的“感知”权限,让他能以一种超越常规神念的方式,去“倾听”这片空间的“低语”。
残骸外围,那些扭曲的空间褶皱区域,如同天然的迷宫和缓冲带。艾雯检测到的那一丝异常波动,极其微弱,且一闪即逝,并未再次出现。可能是偶然路过的空间乱流碎片,也可能是某种高明的探测手段在极限距离的一次试探。无论是哪种,在目前情况下,静观其变是最好的选择。盲目出击或加强能量反应,反而可能暴露位置。
将外部警戒事宜通过神念传递给泰坦和艾雯后,林陨便将绝大部分心神,再次沉入丹田深处那枚缓缓旋转的归墟烙印。
危机感如同鞭子,驱使他必须更快地掌握这份新获得的力量与知识。
他的意识,如同一叶扁舟,小心翼翼地驶向那仿佛由终极黑暗构筑的烙印。越是靠近,越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恐怖与浩瀚。那不仅仅是力量,更是一个庞大的、近乎无穷的信息集合体,是关于“归墟”,关于“终结”,关于宇宙底层规则的具象化载体。
之前试炼和初步融合时,涌入的更多是权限说明和操作指南般的信息。此刻,当他主动地、深入地“解析”时,真正的宝藏才开始显现。
“嗡——”
意识与烙印接触的刹那,不再是清晰的信息流,而是……一片混沌的、咆哮的“海洋”!
无数残缺的、光怪陆离的、蕴含着庞杂意义的“碎片”扑面而来!那是法则的碎片,是世界的碎片,是文明与生命在终极寂灭时残留的、最本源的“印记”!
他“看”到构成物质最基础的微粒,在不同法则环境下,如何组合、排列,形成截然不同的物质形态,从普通的岩石到坚不可摧的神金,其底层逻辑竟是相通的,区别在于“序”的不同与能量层级的差异。
他“看”到一条条如同经纬线般交织的“法则之弦”,如何编织成世界的“布”。有的世界,“物质弦”强韧,“空间弦”松散,故而物质坚固却空间脆弱;有的世界,“能量弦”活跃,“时间弦”平稳,故而能量充沛,时间流速恒定。世界的稳固与脆弱,生机的旺盛与衰败,皆源于此等“编织”手法。
他“看”到更加抽象的概念,比如“因果”。在其底层视角下,“因果”并非虚无缥缈,更像是一种特殊的、跨越时空的“连接线”。强大的生灵或事件,其“因果线”便粗壮明亮,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归墟之力,竟能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甚至“斩断”这些连接线!这解释了为何归墟之力能如此霸道地抹除存在,因为它是从“因果”层面否定了目标的“存在过”这一事实!
还有“维度”的奥妙,“信息”的本质,“熵增”的不可逆性与在特定条件下的局部“逆转”可能性……
信息庞大、杂乱、深奥,且充满了寂灭道韵的冲击。若非林陨早已在试炼中经历了宇宙生灭的轮回景象,道心坚不可摧,恐怕瞬间就会被这海量的信息冲垮意识,沦为只知道“归墟”的行尸走肉。
他紧守心神中那一点不灭的“我”之意念,如同风暴中的灯塔。《混沌归墟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不再是为了吞噬能量,而是为了“梳理”和“理解”这些知识碎片。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神的过程。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微微发白,意识在信息的狂潮中奋力挣扎,捕捉着那些对他当前最有价值的片段。
他不再试图去理解全部,那是不现实的。他像是一个在沙滩上捡拾贝壳的孩童,专注于那些闪烁着独特光芒的、关于“构成”与“编织”的碎片。
时间在深度解析中失去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