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珠玑暗藏风波恶(1 / 2)
皇城司衙门的清晨,是在一种外松内紧的压抑氛围中到来的。鸟雀在院中古柏上啾鸣,阳光透过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试图驱散夜的阴冷,却难以照进每个人心头的凝重。李默几乎一夜未眠,眼中带着几缕血丝,但目光依旧锐利如初。他面前摊开的,不再是厚重的卷宗,而是一张精细描绘的图纸——正是那串紫檀木念珠的结构推测图,由那位机关老师傅根据昨夜短暂的观察连夜绘制而成。
图纸上,一百零八颗珠子被特意标注出了几颗,其内部结构被以虚线勾勒,显示出中空的形态,尤其是那颗被怀疑带有特殊开启机关的珠子,其结构更是被放大详绘,旁边密密麻麻标注着老师傅的推测:“疑有螺旋卡扣,需特定力度、角度旋转方能开启,强行破拆恐触发内部自毁机制。”
“特定力度、角度……”李默指尖轻点着图纸,喃喃自语。这无疑增加了获取其中密信的难度。直接向林夫人索要检查?她必有无数理由推脱,甚至可能趁机毁掉证据。暗中调包?在对方如此警觉,且念珠几乎从不离身的情况下,成功率微乎其微,一旦失败,便是打草惊蛇,前功尽弃。
就在他凝神苦思之际,冯钺再次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脸色比昨夜更加凝重几分。
“侯爷,宫里的王公公来了,带着皇后的口谕。”冯钺的声音压得极低。
李默眉头微蹙,站起身:“请。”
片刻后,一位面白无须、身着深青色宦官服色的中年太监走了进来,正是皇后身边颇为得用的首领太监王瑾。他脸上带着惯有的、恰到好处的笑容,但眼神深处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李侯爷,杂家奉皇后娘娘口谕,特来问询淮安郡王遗孀林氏一事。”王瑾微微躬身,算是行了礼,声音尖细却清晰。
“王公公有劳,请讲。”李默神色平静,抬手示意。
“娘娘听闻林夫人被暂留于皇城司,心甚忧虑。娘娘言道,林氏虽因郡王旧事被贬庶人,然其恪守妇道,于郡王困顿之时不离不弃,更兼无所出,晚景凄清,实乃可怜之人。皇家向来以仁孝治天下,对待此类孤寡宗亲,更应体恤宽仁。娘娘嘱托侯爷,查案固然紧要,但需谨记‘刑不上大夫’之古训,对待林夫人这等身份,当以询查为主,不可擅动刑狱,亦不可久拘不决,以免寒了宗室之心,惹来物议非非。”王瑾缓缓道来,语气虽温和,但字里行间透着的压力却如山般沉甸甸。
李默心中冷笑,皇后这番话,看似冠冕堂皇,充满仁德关怀,实则是在划定红线,警告他不得对林夫人用刑,并且要求尽快放人。他将目光投向王瑾,不卑不亢地回道:“请王公公回禀皇后娘娘,臣李默谨遵娘娘教诲。皇城司办案,向来以证据为准绳,以律法为依归。请林夫人前来,仅为协助查证相关线索,绝无怠慢侮辱之举,更未动用任何刑具。待相关事宜核查清楚,若林夫人确与逆案无涉,臣自当亲自向夫人赔罪,恭送其回府。”
王瑾脸上的笑容不变,细长的眼睛微微眯起,打量着李默:“侯爷办事,娘娘自然是放心的。只是……这京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些许风声,传得最快。今日早朝,已有数位御史联名上奏,言辞颇为激烈,陛下虽未当场表态,但……呵呵,侯爷如今圣眷正隆,树大招风,还需谨慎些才是,莫要辜负了陛下和娘娘的信任才好。”这话语里的敲打意味,已是毫不掩饰。
“多谢公公提点,李默心中有数。”李默面色不变,淡然应道。
送走了王瑾,冯钺忧心忡忡地上前:“侯爷,皇后娘娘和御史台同时施压,看来对方是铁了心要保下林夫人。我们若再找不到确凿证据,恐怕……难以久持。”
李默走到窗边,望着院内摇曳的树影,沉默了片刻。皇后的介入,在他意料之中,但如此直接和迅速,还是显示出了对方能量的庞大。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林夫人,更是在试探皇帝的底线,也是在向他李默示威。
“压力越大,说明林夫人身上的秘密越重要,我们离‘灰鹊’也越近。”李默转过身,眼中非但没有退缩,反而燃起更旺盛的斗志,“他们越想让我们放人,我们越要尽快找到证据!”
他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到那串念珠上。强取不行,调换风险高,那么……能否在不接触念珠本身的情况下,获取其内部的信息?或者,创造一个机会,让林夫人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暴露出念珠的奥秘?
“冯大人,”李默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你去安排一下,一个时辰后,我亲自去客舍‘探望’林夫人。我要和她……好好聊一聊。”
一个时辰后,李默独自一人,来到了软禁林夫人的客舍。他并未穿着官服,而是一身玄色常服,显得少了几分官威,多了几分沉稳。
林夫人依旧坐在窗边,姿态娴雅,见到李默进来,她只是微微抬了抬眼,手中捻动念珠的动作并未停止,语气平淡无波:“李侯爷大驾光临,可是已查清真相,要放妾身离开了?”
李默自顾自地在她对面的椅子上坐下,目光扫过她手中的念珠,微微一笑道:“夫人何必心急?案情复杂,牵扯甚广,还需些时日。本侯今日前来,并非审问,只是有些关于旧案的细节,想向夫人请教。”
“哦?不知侯爷想问什么?”林夫人眼帘低垂,目光落在念珠上,似乎并不在意李默的问题。
“是关于已故淮安郡王,萧真殿下的一些往事。”李默缓缓开口,目光却紧紧锁定着林夫人的脸和她的手,“据卷宗记载,郡王殿下当年被卷入那场风波,虽证据不足,未定主谋,但其中一些关节,至今仍有疑点。不知夫人当年,可曾察觉郡王身边,是否有行为异常之人?或者,郡王可曾留下过什么……特别的遗物、话语?”
他故意提及淮安郡王的旧案,这是一段必然会让林夫人心绪产生波动的往事。同时,他暗中观察着她捻动念珠的节奏、频率,以及手指的细微动作。
林夫人捻动念珠的手指,在李默提到“郡王身边行为异常之人”时,有一个极其微小的顿挫,几乎难以察觉。但她面上依旧平静,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哀伤与疏离:“侯爷说笑了。先夫获罪之时,府中上下皆惶惶不可终日,妾身一介女流,深处内宅,只知侍奉汤药,安抚仆役,对外间之事,如何得知?至于遗物……多是寻常物件,并无特别。先夫去后,妾身心灰意冷,许多旧物也已散失,不堪回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