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沉寂螺旋,噬光之巢(1 / 2)
“沉寂螺旋”星云,从遥远的宇宙深空望去,如同一团缓缓旋转、纠缠不休的灰色与暗紫色纱幔,静谧中透着令人不安的死寂。它与星图中常见的、孕育着恒星的璀璨星云截然不同,这里没有蓬勃的生命力,没有炽热的光芒,只有冰冷的星际尘埃、稀薄的异常气体,以及一种弥漫在整个星云内部、能吞噬几乎所有已知探测波长的诡异力场。
林枫悬浮在星云的外缘,银白色的心光在体表流转,形成一层薄而坚韧的秩序力场,抵御着星云边缘那无处不在的、带着微弱侵蚀性的能量涟漪。他胸前的两块源初碎片散发着温润而稳定的光芒,与这片死寂的区域形成鲜明对比。
根据星图指引,以及从古老金字塔中获得的“星炬”相关知识辅助判断,这片“沉寂螺旋”星云,在极其古老的年代,很可能是一个宇宙规则网络的次级节点,或者曾是一个庞大“星炬”系统的残骸沉降区。其内部混乱而强大的力场,既是天然的屏障,也可能封存着某些未被时光彻底磨灭的秘密,或者……更危险的的东西。
碎片在此地的共鸣变得有些滞涩,不再是清晰的指向,而是一种模糊的、受到干扰的悸动,仿佛目标被层层迷雾包裹。
“吞噬探测波长的力场,混乱的规则,还有这种令人心智都感到压抑的沉寂……”林枫微微皱眉,心光感知如同触手般小心翼翼地向星云内部延伸,但反馈回来的信息支离破碎,且迅速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吸收、湮灭。“归墟的气息虽然稀薄,但无处不在,像是已经渗透了这里的每一粒尘埃。”
他没有贸然深入。从“星炬遗泽”传承中获得的知识告诉他,在这种规则紊乱的区域,鲁莽的跳跃或高速飞行都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比如被随机抛入某个空间褶皱,或者惊动某些依靠吞噬秩序能量为生的“潜藏者”。
他决定以相对缓慢但稳妥的速度,依靠碎片之间那断断续续的共鸣牵引,如同在浓雾中循着微弱的灯塔光芒前行,潜入这片神秘的星域。
星云内部的光线极其暗淡,并非纯粹的黑,而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灰蒙。偶尔有扭曲的、不知来源的暗紫色电弧在尘埃云中窜过,瞬间照亮一些奇形怪状、如同凝固波浪般的岩石结构,随即又陷入更深的昏暗。这里几乎没有声音,连星际尘埃相互碰撞的微观声响似乎都被那噬光力场吞噬了,只有他自己心脏沉稳的跳动声,以及心光流转时发出的、几不可闻的秩序低鸣,在这片死寂中显得格外清晰。
飞行了不知多久,或许是数小时,或许是数天。在这种时间感都变得模糊的区域,林枫完全依靠自身生物钟和心灵的刻度来计时。他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精神意念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扫描着周遭的一切异常。
突然,他停了下来。
在前方一片相对空旷的虚空区域,漂浮着一些东西。不是自然形成的岩石或冰晶,而是……人造物的残骸。
几块巨大的、边缘参差不齐的金属板,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宇宙尘,但依稀可见某种未曾见过的、充满尖锐几何角度的纹路。一段扭曲得如同麻花般的骨架结构,材质非金非石,即使在如此恶劣环境中也未完全锈蚀。更远处,还有一些更细小的碎片,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惨烈的冲突或灾难。
林枫靠近一块较大的金属残骸,心光凝聚于指尖,轻轻拂去上面的积尘。能量反应,但这能量充满了狂躁、混乱的特性,与秩序之力格格不入。
“不是织网者风格,也不是留下金字塔的古老观测者文明……”他仔细观察着纹路,“这种风格……充满了攻击性和毁灭欲望。是某个曾经闯入此地,试图寻找什么,或者被什么东西摧毁的星际文明舰队吗?”
他扩大搜索范围,在更多的残骸上,他发现了能量武器轰击留下的熔融痕迹,以及一些像是被巨大爪牙撕裂的恐怖创口。有些创口边缘,还残留着一丝极其淡薄、但让他胸口的源初碎片传来明显厌恶与警惕感的气息——那是高度凝练的归墟之力残留。
“看来,有不少‘先驱者’在此折戟沉沙。”林枫心中凛然。这些残骸的年代似乎各不相同,有些可能已经漂浮了百万年,有些则相对“新鲜”。这意味着,这片“沉寂螺旋”星云,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直是一个危险的陷阱,吸引着飞蛾扑火般的探索者,并将他们埋葬于此。
他更加谨慎了,将自身的心光波动和秩序气息收敛到极致,如同宇宙中的一块顽石,仅依靠碎片间那最本源的微弱联系指引方向。
继续深入,周围的噬光力场越来越强,心光感知的范围被压缩到了不足千米。灰蒙的尘埃浓度也在增加,视线严重受阻。那种令人心智压抑的死寂感愈发沉重,仿佛有无形的重量压在灵魂之上,试图磨灭一切活跃的思维与情感。
若非林枫心志早已在无数次生死考验中锤炼得坚如秩序之核,加之有心光和源初碎片护持神魂,恐怕早已在这种环境中感到烦躁、绝望,甚至精神崩溃。
就在这时,胸口的碎片突然传来一阵清晰的悸动,不再是模糊的指向,而是一种明确的“接近”感,同时,还夹杂着一丝……微弱的求救信号?不,不完全是求救,更像是一种本能的、对秩序回归的渴望与呼唤。
方向就在前方那片最为浓稠的、仿佛凝固了的灰色尘埃云背后。
林枫精神一振,但警惕性也提升到了顶点。越是接近目标,往往意味着危险越近。他运转心光,双眸中泛起银白色的微光,试图看穿那片尘埃云,但目光和感知如同陷入泥沼,只能隐约感觉到其后有一个巨大的、不规则结构的轮廓。
他没有直接冲过去,而是小心翼翼地沿着尘埃云的边缘移动,寻找相对薄弱的区域。同时,他从一块漂浮的巨石阴影中悄然靠近,将自身的存在感降至最低。
终于,他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心光在身前形成一道锥形的、缓慢旋转的力场,如同破冰船般,悄无声息地“钻”入了浓稠的尘埃云中。
过程异常缓慢,阻力巨大。那尘埃云并非单纯的物质,其中混杂着紊乱的能量流和微小的空间褶皱,不断冲击、消耗着他的心光力场。林枫耐心地维持着力场稳定,一点点向前推进。
当他终于穿透最后一道尘埃屏障时,眼前的景象让他瞳孔微缩。
前方是一个相对洁净的虚空泡,仿佛被某种力量从内部撑开,隔绝了外部的尘埃。虚空泡的中央,悬浮着一座……岛屿?
那并非自然的星体,而是一块巨大无比、形状不规则的人造陆块。陆块表面遍布着断裂的金属架构、倾颓的穹顶建筑,以及大量如同被暴力揉捏过的痕迹。它整体呈现出暗沉的铁灰色,与星云的色调融为一体,死气沉沉。
然而,在这片死寂的废墟中央,却有一点微弱但纯净的秩序光芒在顽强地闪烁着!那光芒的来源,似乎位于废墟的最深处。
林枫胸口的碎片共鸣达到了进入星云以来的最强点,明确指向那点光芒。同时,那微弱的呼唤感也清晰可辨。
“第三块碎片……”林枫心中明了。看来,有一块源初碎片,不知何故流落到了这片星云,并坠毁或者说被困在了这座漂浮的废墟岛屿上。
但为什么碎片的气息如此微弱?是被废墟本身屏蔽了?还是……有什么东西在压制它?
他凝聚目力,仔细观察那片废墟。很快,他发现了异常。
在废墟那些断裂的架构和建筑阴影中,在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角落里,附着着一些东西。它们如同灰色的苔藓,又像是凝固的烟雾,几乎与废墟的背景色完全融合,若不仔细分辨,极易忽略。
它们微微起伏着,如同在呼吸。而它们“呼吸”的,正是从那废墟中央碎片散发出的、微弱的秩序光芒!每一点秩序光芒散逸出来,都会被这些灰色的“苔藓”迅速吸收、吞噬,只留下更加深沉的死寂。
“噬光兽……或者说,是某种以秩序能量为食的归墟衍生物?”林枫立刻想起了传承信息中提到过的一些依附于归墟力量存在的低等巢群单位。它们个体或许不强,但往往以庞大的群体出现,如同白蚁般蚕食秩序。
看来,这块源初碎片之所以气息微弱,并非本身受损,而是其散发的能量,被这遍布废墟的“噬光之巢”当成了养料,在持续不断地被吞噬!
这些“噬光苔藓”似乎处于一种半休眠的状态,依靠本能吸收着碎片散逸的能量,并未表现出主动的攻击性。但林枫毫不怀疑,一旦有外来的、强大的秩序源(比如他自己)靠近,必然会惊动整个巢群。
他评估着眼前的局势。废墟的范围极大,“噬光苔藓”的数量恐怕是亿万计。碎片位于废墟中心,想要取得碎片,必然要深入巢穴,惊动这些怪物是不可避免的。
强攻?面对如此数量的敌人,即使以他现在的实力,也风险极大,一旦被缠住,能量被不断吞噬消耗,后果不堪设想。
智取?或许可以利用它们对秩序能量的渴望,制造一个诱饵……
林枫沉吟片刻,心中有了初步计划。他先缓缓后退,重新没入外界的尘埃云中,确保自己处于一个相对安全且隐蔽的位置。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分离出一缕极为精纯的心光能量,将其塑造成一个与他自身气息相似、但能量强度要低得多的“秩序光球”。光球在他掌心缓缓旋转,散发着诱人的秩序波动。
他瞄准废墟边缘,一个距离中央碎片较远,但“噬光苔藓”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屈指一弹。
咻——
秩序光球无声无息地穿过尘埃云,划过一道弧线,落向那个预定地点。
就在光球进入废墟范围,其秩序波动扩散开来的瞬间——
嗡!
如同在平静的死水中投下了一块巨石!那片区域的灰色“苔藓”瞬间“活”了过来!它们不再是缓慢起伏,而是剧烈地蠕动、聚集,如同潮水般涌向那枚秩序光球!光球几乎在刹那间就被蜂拥而至的灰色浪潮淹没、分解、吞噬殆尽!
而更重要的是,这波动似乎惊动了整个废墟!
更多的“噬光苔藓”从沉睡中苏醒,灰色的浪潮开始在整个废墟表面蔓延、涌动!它们相互汇聚、粘连,形成更大、更具体的形态——有的如同扭曲的触手,有的如同张开巨口的阴影,有的则化作铺天盖地的灰色飞虫群!
无数细微的、令人牙酸的嘶鸣声汇聚在一起,形成一种直刺灵魂的噪音浪潮!整个废墟岛屿,仿佛在这一刻变成了一头苏醒的、饥饿的灰色巨兽!
林枫隐藏在尘埃云中,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切。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棘手一些。这些“噬光兽”的敏感度和群体反应速度极快,而且它们似乎能通过某种方式共享信息,瞬间联动。
不过,诱饵计划也部分成功了。大部分苏醒的噬光兽都被吸引到了废墟边缘,那片区域的灰色变得格外浓郁、活跃。而通往废墟中心的路径上,虽然也有噬光兽在涌动,但密度相对稀疏了一些。
机会稍纵即逝!
林枫眼中银芒一闪,不再犹豫。他周身心光猛然爆发,不再是之前的隐匿状态,而是如同在灰暗宇宙中点燃的一支银白火炬!
“就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