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快穿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抓壮丁 > 第1265章

第1265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吴举一到兴化县的某个村子里,就看到一个身穿四品官服的官儿,正拿着衍圣公府的黑历史说事儿。

“当初胡元南侵,衍圣公府还给忽必列上“儒学大宗师”的尊号呢。”

“所以,哪怕是号称天下儒学正宗的衍圣公府,也难免会有几个败类,犯下许多侵占民田、搜刮民财、屈打成招的过错。”

“幸好有朝廷派出的巡察御史,抓到了他们的错处,将他们抓起来治罪。”

给戏台下围观的百姓留了一点思考的时间,戏台上的四品官又继续说道:“如果没有朝廷派出的御史呢?”

“或者说,这次的郭槐案,倘若没有张六六等人敢于捆了郭槐进京告状,咱们兴化县的百姓是不是还要继续忍受郭槐等贼子的盘剥?”

“本官奉太子殿下之命前来,就是要替太子殿下跟咱们兴化县的父老乡亲们说一句,别怕那些贪官污吏,你们越怕,他们就越肆无忌惮。”

“遇着贪官污吏了,就要像张六六一样,把他们捆送京师去告御状。”

“皇上也说了,谁再敢像许二等人一样,派人截杀进京告状的百姓,就杀他们九族。”

“……”

听着这个官老爷的说法,吴举顿时大感有趣。

敢拿衍圣公府的黑历史说事儿,还口口声声的说着奉太子殿下之命。

这应该是詹事府的官儿?

再看看台下那两个身穿三品官服,脸色阴沉得如同臭狗屎一般的,应该就是孔家南北两宗的大当家?

吴举一边琢磨,一边走向孔希学和孔希路,拱手拜道:“下官吴举,承蒙圣恩,忝为扬州知府。敢问二位上官,可是孔左侍郎和孔右侍郎?”

孔希学并没有太把吴举当回事儿,只是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

虽然还没能正儿八经的混上衍圣公爵位,但是孔希学和孔希路的身上还挂着礼部左侍郎和礼部右侍郎的虚职,“食禄不视事”。

简单来说就是光拿钱,不干活。

朱皇帝不用他们两个去管礼部的公务,只让他们专心修撰书籍。

这种安排,注定孔希学和孔希路兄弟两个很难有什么功劳,但是很容易就能背上黑锅。

当然,再怎么虚职的礼部左侍郎和礼部右侍郎,也依旧是正儿八经的正三品官阶,比之正四品的扬州知府还要高出两级。

孔希路却微微皱眉,试探着问道:“吴知府是哪里人氏?又是哪年的进士?”

吴举拱手答道:“回孔侍郎,下官是直隶宁阳县人,洪武四年进士,外放怀来知县。”

孔希路的嘴角抽了抽,当即便拱手回礼,“原来是吴知府当面。”

孔希学也同样回过神来,笑着向吴举拱了拱手,“久闻吴知府大名,今日得见,幸何如之?方才一直走神,吴知府万勿见怪。”

官场上有个不可明言的秘密——在上位的心里,洪武七年的进士比不过洪武六年的进士,洪武五年的进士又比不过洪武四年的进士。

而在历年的进士当中,其他地方出身的进士,又比不过宁阳县和凤阳县出身的进士。

如果非要让宁阳和凤阳两县出身的进士比个高低,恐怕宁阳县出身的进士,尤其是洪武四年的这一批,在朱皇帝心中的排名还要在凤阳县出身的进士之前。

因为洪武四年的那批宁阳县进士,是真他娘的邪门——有敢带着衙门跑去府里抢人的,有敢上奏本跟杨癫疯抢方物名头的,也有敢带着八百蒙古牧民跑到草原去跟蒙元死磕的。

关键是跟杨癫疯抢方物名头的还真就让他们抢赢了。

带着八百蒙古牧民跑去草原跟胡元死磕的,如今也摇身一变,成了正儿八经的克虏伯。

还有那些带着衙役跑去府里争抢迁移的百姓,搁江南的官老爷们身上可能都够杀头的罪名了,哪怕侥幸能逃过一劫,最起码也得落个戴枷办公的下场。

宁阳县出身的这些官老爷们倒好,不过是被朱皇帝骂了几句“狗胆包天”、“混账东西”、“都多大的人了还这么不懂事”、“还当自己是小孩子呢”,只是罚俸三月就不了了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