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出关总结(2 / 2)
内视丹田,那团混沌色的元神雏形静静悬浮,取代了昔日元婴的位置。它不再是纯粹的能量体,更像是一个由无数细微、跳跃的法则符文构成的复杂结构体,介于虚实之间,与外界天地间的雷系法则脉络产生着持续而和谐的共鸣。心念微动,无需刻意运转功法,方圆千里内的雷灵之气便如同臣民见到君王,自发地、温顺地向他汇聚而来,却又在他一念之间,悄然散去,不引起丝毫波澜。
“对法则的掌控力,提升了何止十倍……”赵南心中明镜似的。以往施展雷法,需以自身灵力为引,掐诀念咒,沟通天地,引动雷霆。而现在,他感觉天地间的雷霆之力,就如同他自己的手臂,意念所至,雷威便随之而生,近乎本能。这种掌控,更加直接,更加高效,威力也截然不同。
他尝试着伸出手指,指尖一缕混沌色的电火花跳跃了一下。没有惊人的声势,没有狂暴的能量外泄,但指尖周围的虚空,却肉眼可见地微微扭曲、塌陷,仿佛无法承受这缕电火花中蕴含的、高度凝聚的法则力量。
“力量的本质,也发生了变化。”赵南若有所思。不再是单纯的法力轰击,而是融入了更深层次的规则打击。这或许就是化神修士与元婴修士本质的区别之一。
除了对雷系法则的掌控,他的肉身、神识也在这漫长的秘境潜修中得到了极大的淬炼与提升。《九转金身诀》虽未突破第四转,但肉身强度在无数雷霆的洗礼与法则的浸润下,已然接近当前境界的极限,气血磅礴如龙,脏腑之间隐有雷音回荡。神识更是凝练无比,覆盖范围虽未大幅扩张,但穿透力、精细操控能力以及对虚无缥缈的“道韵”的感知力,都有了质的飞跃。
太初魂佩依旧静静悬浮于识海深处,散发着清凉道韵,守护着他的元神核心。经历了此番与法则的深度交融,赵南感觉自己与这神秘魂佩的联系似乎也更加紧密了一丝,虽然依旧无法主动探寻其核心秘密,但那种水乳交融、彼此依存的感觉愈发明显。
“收获巨大,但……代价亦是不小。”赵南轻轻吐出一口气。连续不断地炼化、融合法则,尤其是最后那熔炼万道于一点的凶险过程,对他的心神损耗极大。即便有魂佩守护,那种源自灵魂深处的疲惫感,依旧如影随形。这需要时间来慢慢温养恢复。
更重要的是,他清晰地感知到,丹田内那团元神雏形,虽然玄妙,却如同风中烛火,虽然明亮,却不够稳定。它与这片天地的联系是加深了,但与那冥冥中可供“寄托”的“虚空”,还隔着一层坚韧无比的隔膜。这层隔膜,并非靠水磨工夫就能打破,它需要一场极致的、毁灭与新生的洗礼,才能被彻底洞穿。
“化神天劫……”赵南喃喃自语,眼神变得无比锐利。
他知道,自己接下来的道路已经无比清晰:巩固当前境界,恢复心神损耗,然后,寻找一个合适的契机与地点,引动并渡过那恐怖的化神天劫!
这个地点,至关重要。它必须满足几个条件:首先,要足够隐蔽、安全,避免渡劫时被仇家或心怀叵测之辈干扰,渡劫之时的虚弱期,是修士最危险的时刻;其次,环境最好能与自身道法相合,他主修雷法,若能在一处天然雷域渡劫,或可借天地之势,分担部分压力,甚至淬炼元神;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此地必须能承受住化神天劫那毁天灭地的威力,不会因为劫雷波及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或是引发其他不可测的变故。
青云门内虽有专门用于弟子渡劫的场所,但赵南下意识觉得,那或许并不适合自己。他的天劫,因根基过于雄厚,元神雏形特殊,威力恐怕会远超常人。而且,他隐隐有种预感,自己的化神天劫,或许并不仅仅是雷劫那么简单……宗门渡劫场,未必能完全遮掩其异象,也可能给宗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暴雷星海……”一个地名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他脑海。那里终年雷暴,是人迹罕至的绝地,天然便是最佳的雷修渡劫场所。而且星海广阔无边,深处更是危险重重,足够隐蔽。更重要的是,他在那里修炼过,对环境相对熟悉。
但,还不够。他需要更详细的勘察,需要布置更强大的阵法,需要准备更多应对各种意外的后手。
“资源、阵法、护身法宝、恢复丹药……一切都需要开始筹备了。”赵南的目光穿过云海,仿佛看到了那无尽遥远的海域,看到了那雷霆咆哮的星海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