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天劫之忧(2 / 2)
“不能再有丝毫侥幸了。”赵南霍然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必须进行万全的准备。
他首先将目标放在了抵御心魔、守护神魂的宝物上。宗门贡献点对他这位元婴巅峰长老而言已近乎数字,他毫不犹豫地进入宗门宝库最深处,凭借权限与贡献,兑换了数件闻名已久的珍品:
一枚“清静菩提子”,鸽卵大小,色泽温润,据传是上古佛门一位大德坐化后,其相伴一生的菩提心树所结,蕴含佛门祥和慈悲之力,佩之于身,能镇心魔,驱外邪,于万千幻象中保持灵台一点清明不灭,实乃渡心魔劫的至宝。
一瓶仅有三滴的“九转还魂液”,并非真的能起死回生,而是能在神魂受创时,极快地滋养恢复,对于抵御心魔劫对神魂的持续侵蚀与撕裂有奇效。
一套七根细如牛毛、泛着幽冷蓝光的“七情锁心针”,此物并非外用对敌,而是需要修士以独特秘法,自行刺入体内特定窍穴,平时毫无异状,一旦遭遇强烈的心神冲击或幻象迷惑,神魂波动超过阈值,便会自行激发,产生锥心刺魂般的剧痛,强行将修士从沉沦与迷失中拉回现实,可谓是以毒攻毒、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狠厉手段。
除此之外,他还开始有意识地通过宗门渠道和往日人脉,收集一些能屏蔽天机、混淆因果的奇物材料,尽管这类物品稀少至极,且效果难测,往往有价无市,但他依旧不愿放过任何一丝可能削弱那诡异“业劫”的机会。
在竭力收集外物的同时,赵南开始了更为艰难,也更为重要的内在修行——彻底梳理自身因果,力求在心境圆满的基础上,达到“无垢”之境,使心魔无可乘之机,业力难以附着。
他于紫雷峰顶另辟了一间极为简陋的静室,不设任何奢华装饰与防御禁制,唯有清风明月可入。每日,他都会花费数个时辰,静坐其中,如同一个最严苛的法官,回溯自己过往的每一段经历,审视自己做出的每一个选择,深挖每一个念头。
从初入修真界的懵懂、挣扎与那份不甘平凡的执拗,到一次次秘境之中、争斗场上的险死还生与冷酷决断;从收取第一个弟子陆尘时心中涌起的责任与期许,到与苏婉儿数百年相识相知中,那份逐渐沉淀、深入骨髓的情愫与牵绊;从为了争夺资源、生存空间而与各方势力周旋搏杀,到为了宗门存续、正道大义而与魔道修士浴血征战……
他不再简单地以“对错”、“善恶”来衡量过往,而是去深究其背后缠绕的“因果”丝线。斩杀魔修,是因他们为祸苍生,此乃“果”,但其中是否也夹杂了自身对获取其储物袋中资源的贪念?此或为“因”,会结出何“果”?参与宗门战争,守护宗门传承与同道是“果”,但其间造成的杀孽,无论对象是谁,是否便是需要自身承担、可能引动业火的“业”?
他并非要否定过去的一切,修道之路本就是争,与天争,与人争。而是要去了悟,去理解,去接纳,进而尝试化解那些可能成为心魔资粮、业力源泉的“结”。对于某些确实心存遗憾、无法挽回之事,他不再强行压抑或回避,而是允许这份遗憾存在,并尝试以更宏大的、超脱个人得失的道境视角去看待它,理解其亦是命运长河中的一环,使之不再成为心灵的负担与裂痕。
这个过程,远比与人斗法、与天争命更加耗费心神,也更加痛苦。时常,他会因为直面内心某个被忽略的阴暗念头而道心震荡,冷汗涔涔;或因回想起某个抉择带来的连锁后果而久久沉默。
但他凭借凡尘历练出的那份坚韧与平和,坚持了下来。因为他知道,若不能在此刻将这些隐患找出、审视并化解,待到天劫临头,它们便会吸收劫力,化作最狰狞恐怖的心魔与最炽烈焚身的业火,给予自己致命一击。
洞府内,赵南缓缓睁开眼,眸中虽带着一丝精神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历经深刻内省与洗练后的澄澈与坚定。他摊开手掌,那枚清静菩提子散发着温润而祥和的光晕,似乎与他此刻的心境隐隐呼应。
“外物已备,心障初扫。”他低声自语,声音在寂静的洞府中回荡,“然天劫之威,莫测如渊,尤以心魔、业力为甚。凡尘之悟,令我心境圆满,无畏无惧;而今之备,方使我有一线生机,直面这终极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