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赌命(2 / 2)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小苦兰站了出来。
“爸妈,龙叔,”她看着三人,眼神坚定,“我有个办法,很冒险,但绝对有用。可以保证我们稳定航行到整片引力流沙区的边缘,也就是另一端。但到时候,我的方法绝对会失效。因为我经过精密计算,按照最佳状态,即使一直启动6档超载波引擎,我们最终还是会在这里停下。”她指着3D模型系统上的一个坐标点,继续说道,“到时候,我们需要一个额外的推力。”
她的话音落下,控制室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看向她,以及她所指出的那个关键坐标。
小苦兰指尖落下的坐标,在3D投影中被放大标红——那是一片位于引力流沙区边缘的微弱引力区,距离当前航向终点尚有20星里(约39.4公里)。常规航行需耗时三个半月的流沙区,此刻却成了压在众人胸口的巨石。更棘手的是,最后这段看似微不足道的距离,因引力反弹效应(即物理意义上的引力弹弓原理),所需推力将呈百倍激增,对能源与引擎负荷都是毁灭性考验。
肖应沉默地在脑内推演数据模型,眉头越锁越紧。盘龙舰的庞大规模(直径,质量相当于数百万艘旧时代航母总和)决定了常规推进系统在此刻形同虚设。他缓缓开口:“要跨越这最后20星里,唯一的可能性……”
楼陵与龙天翔同时变色。前者眼神凝重如铁,后者直接接话:“没错,老肖,就得用那个——固态粒子共振增幅。”
他们所指的,并非简单激活粒子能力,而是近五年才突破的禁忌技术:以人体为介质,通过特定生物场调制,将固态粒子概念能量导入躯体,使使用者在短时间内进入“液态同化”状态。此时人体细胞结构会暂时概念化,成为能量增幅器的核心组件,代价则是不可逆的细胞损伤,也是最后需要考虑的使用方法,推离整艘舰船。
飞船航行记录,第22天
盘龙舰真正飞入引力流沙区的这一天。对于舰上大多数人来说,体感上并没有任何震动或不适。毕竟盘龙舰体积过于庞大,能承载5000多万人的日常生活,体型巨大无比。在太空中,除非发生大面积损伤或遭遇宇宙物质撞击,否则基本不会产生任何颤动。而且生命舰船内部的重力模拟程序没有上下之分,一旦出现重力颠倒,系统会强行锁死重力场。
这一天,四人作为技术核心成员,分别是盘龙舰主要的生物科学家、机械科学总工程师、总工部特聘顾问,以及肖苦兰这位星空二代中的顶级技术担当。整艘生命舰船的控制权限全部移交,暂时由四人进行一级接管。说白了,就像让修理师去驾驶一辆修好的车,把操作权交给最擅长操作的人。
再往后便是漫长且充满未知与变数的三个半月航程。这段时间内,只要还未抵达引力反弹至最高点,整个行程便会相对平稳些。然而,对于那些身处上层、被赋予特殊使命的存在来说——他们有着神秘莫测的代号:玉玺、赤霄以及定海神针等等;这些人共计十二名,终其一生或许仅有编号及代号为人所知——此刻正默默等待着最终的结果揭晓。因为这本就是一场豪赌般的冒险之旅,若不幸身死道消,那只能归咎于命运无常;可若是侥幸存活下来,并成功抵达那个传说中的超级地球,这个极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赖以生存之全新家园的地方,那么这无疑将是一次巨大的收获!
此时此刻,整艘承载着无数希望与梦想的生命舰已处于极度超负荷运转状态之中。尽管尚未出现因过热导致危险发生的迹象,但如此高强度的运作所带来的能源损耗亦是相当惊人的。目前,能勉强依靠的只有数颗固态粒子可供使用,它们宛如压舱石一般珍贵无比,其中尤以小苦兰手中握着的那两颗最为关键——一颗呈现出深邃绿色光芒,另一颗则通体漆黑如墨。前者能够充当舰船能量供应系统中的二号备用电源,后者更是肩负起三号应急储备能源的重任。每一天,全体船员们都咬紧牙关苦苦支撑着,凭借着顽强毅力坚守岗位。同时,依据现有的所有数据资料以及各种相关预测分析来看,即便在最理想不过的状况下,这艘飞船最多也只能再多坚持到距离流沙区边缘最近的17星里附近而已。至于接下来究竟该如何抉择?是否真的要把命运交托给冥冥之中的某种力量呢……
别看了,本章完了,最后的一切将是什么样的结局?而这条线又在何时结束?且听下下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