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星海01”破晓,极限测试铸就硬核实力的故事(1 / 2)
合肥星海科技测试中心。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占地超过2000亩的现代化测试场上,柏油路面泛着淡淡的光泽。整个测试中心戒备森严,只有少数受邀媒体和合作伙伴代表获准进入。今天,将是星海科技首款纯电SUV“星海01”的首次全面公开测试。
在控制中心二楼观景台,林澈正与工程副总裁道格拉斯·怀特进行测试前的最后确认。
“所有的测试标准都按照最严苛的级别设置,”怀特指着测试计划书说,“续航测试采用满载、空调全程开启的模式,智能驾驶测试加入了多个极端场景,碰撞测试的标准甚至高于行业要求。”
林澈点头:“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星海造车不是玩票,而是要重新定义智能电动汽车的标准。”
站在一旁的周慕辰补充道:“设计团队已经做好了量产准备,只等测试数据达标,就可以立即启动生产线。”
上午8点整,测试正式开始。首先进行的是续航测试,一台覆盖着黑白迷彩的“星海01”驶上了高速环路。
余承东作为特别嘉宾,也来到了现场。他仔细观察着车辆的行驶状态,对林澈说:“1000公里续航是个很有挑战性的目标,目前市场上能真正达到这个水平的车型屈指可数。”
“所以我们选择了最严苛的测试条件。”林澈回应,“如果在这种条件下还能接近1000公里,那用户的日常使用就完全不用担心续航问题了。”
测试过程中,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项数据:平均电耗14.8kwh\/100k,剩余续航里程估算,电池温度等。工程师们紧盯着数据变化,不时记录着关键参数。
与此同时,在智能驾驶测试区,另一台“星海01”正在进行NoA测试。车辆在模拟高速路上自主完成汇入主路、超车、变道等一系列动作。当测试人员设置的“障碍车”突然切入时,系统在0.3秒内就做出了避让决策,平稳而果断。
“这个反应速度相当出色。”智能驾驶团队负责人向观景台的领导们汇报,“我们的自研芯片提供了足够的算力,让感知决策闭环时间缩短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下午2点,碰撞实验室里传来一声巨响——整车碰撞测试正在进行。高速摄像机记录下了车辆以50k\/h速度撞击障壁的整个过程。技术人员立即上前检查车辆状况。
“A柱完好,气囊正常展开,电池包无变形。”安全工程师的汇报通过扬声器传到观景台,“初步数据显示,假人各部位伤害值远低于优秀标准。”
在场的媒体记者们纷纷记录下这一时刻。一位资深汽车记者感叹:“看来星海在安全性能上确实下足了功夫。”
傍晚时分,最受关注的续航测试终于有了结果。当那台“星海01”最终停下时,大屏幕上的数字让现场响起了一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