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各路诸侯(1 / 2)
“十石!最少十石!”沈潇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整个大殿之中。
陪同在刘备身边的关羽、赵云,以及刚刚被紧急召来的郭嘉、诸葛亮、徐庶等人,脸上都写满了极致的震惊。
亩产十石!
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即便是风调雨顺的上等水田,在各种新式农具和耕作方法的加持下,亩产也就在三石到四石之间。普通的旱地,能有两石的收成,就已经算是大丰收了。
“军师……此……此言当真?!”诸葛亮第一个反应过来,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快步走到沈潇面前,拿起一个土豆,仿佛在看一件绝世珍宝。
“孔明,你觉得,我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吗?”沈潇反问道。
“哈哈……哈哈哈哈!”刘备终于反应了过来,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大笑。
“主公,这还不是全部!”沈潇笑着,又指向了另外几个箱子。
“还有?”刘备的眼睛瞬间又亮了。
沈潇将玉米、红薯、辣椒、橡胶的特性和产量,一一向众人做了介绍。
当听到红薯的产量比土豆还要高,甚至能达到亩产数十石的时候,整个大殿里的人,已经彻底麻木了。他们感觉,自己这几十年建立起来的世界观,在今天,被沈潇一次又一次地,彻底颠覆了。
“够了……够了……”刘备摆着手,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要承受不住这接二连三的巨大惊喜了,“子明,别再说了,再说下去,我怕我今天就要乐死在这大殿上了。”
“主公,这些神物,虽然产量惊人,但我们手中种子有限,必须立刻进行育种和推广。”沈潇正色道,“我建议,立刻将长安城外所有皇家农场,全部改种这些新作物!由皇家科学院的农学院士,亲自负责培育!”
“同时,下令各州郡,挑选土地,建立专门的育种基地!我要求,三年之内,这些东西能够普及!”
“准!”刘备大手一挥,没有丝毫犹豫,“此事,就由子明你全权负责!需要什么,人、财、物,你尽管开口!整个大汉,都给你做后盾!”
沈潇躬身领命。
200年,十月初。
秋风萧瑟,卷起邺城街道上的枯叶,平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司马懿的府邸,书房内。
“啪——”
一只上好的青瓷笔洗,被狠狠地摔在地上,碎成无数片。
司马懿胸口剧烈起伏,一向阴沉的脸上,此刻布满了骇人的血色。他的双眼,死死盯着桌案上堆积如山的竹简。
全是坏消息。
没有一个好消息。
“主公,真定郡传来急报,又有三千户百姓被当地世家,卖给一个叫‘刘氏商行’的队伍了。”一名幕僚颤声汇报,不敢抬头看司马懿的脸。
“他们给那些世家、商人说只要能多多卖人给他们,钱多的是,那些世家、商人一个个抓人都抓疯了。”
“幽州边境,我们用三倍价钱从乌桓人手里买战马,结果被一个自称‘王二’的长安商人,用五倍的价钱全截胡了!他还说,只要是咱们要买的,他都出双倍价!”
“府库……府库已经空了。为了弥补股票的亏空,我们把未来三年的税都收了,现在各地都在闹饥荒,甚至……甚至出现了民变!”
一条条消息,像一把把淬毒的尖刀,反复捅进司马懿的心窝。
“沈潇……”司马懿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字。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一张懒散笑意的年轻人的脸。
再这样下去,不出几年,不用刘备发一兵一卒,他司马家,连同整个冀州、幽州、青州,都会被活活吸干,变成一具空壳。
不行!
绝不能坐以待毙!
司马懿猛地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疯狂的决绝。
既然退无可退,那就只能,困兽犹斗!
他一把推开桌案上的竹简,厉声喝道:“来人!笔墨伺候!”
一张崭新的帛书铺开,在上面写下了一个大字。
“战!”
他抬起头,环视着书房内噤若寒蝉的幕僚们,声音嘶哑而坚定。
“传我密令,遣使者,分赴许都、江东、襄阳!”
“告诉曹孟德、孙伯符、刘景升!”
“如今刘备大势在他们的地盘上买东西!”
“若不联合,我等,皆为沈潇案板上的鱼肉,任其宰割!”
“告诉他们,我司马懿,愿倾尽所有,凑出人马30万与刘备一战。”
……
200年,十月十五日。
徐州和州牧府
曹操看着手中的帛书,沉默不语。
堂下,戏志才、夏侯惇、曹仁等一众文武,神色各异。
冀州发生的事情,他们早已知晓。事实上,同样的事情,也在徐州、豫州上演。
刘备的“刘氏商行”,像一群贪婪的蝗虫,所过之处,只留下一片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