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当记首功(1 / 2)
皇帝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神里没有愤怒,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失望和冰冷。
“押下去。”皇帝淡淡地开口,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交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会审,彻查此案,所有涉案人员,一个都不能放过。”
“遵旨!”
几名禁军上前,将瘫软如泥的王启年和他的心腹拖了下去。
一场惊心动魄的风波,就此落下帷幕。
皇帝的目光从王启年消失的方向收回,重新落在了那条青灰色的水泥路上。此刻,十辆重车已经全部驶过了桥梁,在对岸一字排开。
桥,安然无恙。
路,完好如初。
除了那几道浅浅的车辙,和几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白点,这条路,这条桥,完美得不像凡间之物。
皇帝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那笑容里,有震撼,有欣慰,更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他看向依旧站在桥头的张承安,朗声道:“张承安。”
“臣在。”张承安转身,躬身行礼。
“此路,此桥,堪称国之重器,鬼斧神工!”
皇帝的声音传遍了整个河岸,“朕宣布,验路功成!你,当记首功!”
百官侧目,百姓仰望,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桥头那个年轻的身影上。
然而,面对这泼天的功劳,张承安却显得异常平静。他没有寻常臣子那种激动涕零、山呼万岁的夸张姿态,只是再次躬身,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皇帝的耳中。
“陛下谬赞,臣不敢居功。”
李显闻言,龙眉微微一挑。
他饶有兴致地看着张承安,这小子有点意思,换了旁人,此刻怕是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哦?为何不敢?”
李显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这路,是你监造;这桥,是你督建。十辆重车安然无恙,朕亲眼所见,百官亲眼所见,万民亲眼所见!你不是首功,谁是首功?”
张承安直起身,目光清澈,坦然迎着皇帝的视线。
“回陛下,此路、此桥,皆非臣之所想,亦非臣之所能。
无论是这坚逾精钢的‘水泥’,还是那匪夷所思的拱桥结构,都出自一人之手。”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此人,乃臣府上的一位先生,宋河。”
宋河?
李显愣了一下。这个名字,他似乎在哪听过,有点耳熟,但一时又想不起来。
他身旁侍立的大太监刘忠,立刻心领神会,压低声音在皇帝耳边提醒道:“陛下,青州。青州大水,献上那‘固若金汤’新坝图纸之人,也叫宋河。”
经刘忠这么一提醒,李显的记忆瞬间被唤醒!
青州大坝!
那座在滔天洪水中屹立不倒,护住了下游数十万百姓身家性命的奇迹之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