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科技报国(1 / 2)
中秋团圆的温馨尚未完全从心头散去,顾承翊和苏瑶便已返回“盘古”基地,再次投入到“燧人氏”项目紧张而有序的研发工作中。那份来自家庭的温暖与支持,化作了更为澎湃的动力,推动着他们在技术攻坚的道路上加速前行。
与此同时,在顾承翊无法直接触及的外界,一场围绕顾家和他本人的、更深层次的变革与荣耀,正在悄然发生。
顾氏集团,这个曾经以传统制造业和地产业务为核心、历经风雨的家族企业,在顾弘轩的实际主持和林明远的幕后辅佐下,正在进行一场脱胎换骨的战略转型。转型的方向,正是围绕“曙光”技术衍生出的、非核心但至关重要的上下游产业链。
这并不是一时兴起的决策,而是基于对国家未来能源战略的深刻洞察,以及对顾承翊所从事事业的全力支持。顾弘轩虽然是个粗豪的汉子,但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眼光和魄力并不缺乏。他深知,顾家未来的根基,必须建立在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领域。
在征得顾承翊的理解和专项工作组的默许后,顾氏集团开始大刀阔斧地调整业务结构。他们利用自身在精密制造和材料领域的深厚积累,集中优势资源,成立了一家全新的子公司——“承曦科技”。
“承曦”,寓意承接晨曦,迎接曙光。
“承曦科技”初期的主攻方向,并非“曙光”核心的能量转化部分,而是围绕其所需的特种材料、高精度构件、热能管理系统以及部分外围的能源控制软件进行研发和生产。这些领域技术门槛极高,市场前景广阔,且与“燧人氏”项目形成了良好的互补与支撑关系。
顾弘轩几乎押上了顾氏集团能动用的所有流动资本,并说服了家族理事会,将部分非核心资产变现,全部投入到了“承曦科技”的研发中心建设和高端人才引进上。林明远则利用其深厚的人脉和国际视野,为“承曦科技”引荐了数位在相关领域具有国际水平的华裔科学家和工程师。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外界对于顾氏集团如此激进地转型到一个看似遥远的新能源领域,充满了质疑和观望。一些商业对手甚至暗中散布谣言,称顾氏是病急乱投医,即将步向衰败。
然而,顾弘轩和林明远顶住了压力。他们坚信,这是顾家重新崛起、真正实现科技报国的最佳路径。
转机,出现在“承曦科技”成立一年后。
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背靠“燧人氏”项目带来的前瞻性需求指引(在保密许可范围内),“承曦科技”在高温超导材料的一种新型制备工艺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种材料正是“曙光”能量约束系统的一种关键备选材料!虽然其性能距离“血脉密藏”中的终极要求尚有差距,但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且具备了规模化生产的潜力!
这一成果,不仅为“燧人氏”项目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材料选项,更在民用领域,如超导输电、磁悬浮等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价值。
消息传出,之前所有的质疑声浪瞬间平息。资本市场对“承曦科技”乃至顾氏集团的看法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股价连续涨停。多家国内顶尖的科研机构和大型央企,纷纷向“承曦科技”抛出了合作的橄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