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界域之槛(1 / 2)
星梭在重新校准后的航线上沉默疾驰。有了那幅被星梭核心“润色”过的古老星图指引,航行变得顺畅了许多。许多原本需要小心翼翼探测、迂回通过的引力异常区和高辐射带,如今都有了清晰标注的、相对安全的通道。他们就像手持着一张前人留下的、标注了暗流与礁石的精确海图,在危机四伏的星云中穿行。
效率提升带来的不仅是时间上的节省,更是能量储备的宝贵保持。林默紧绷的神经得以略微放松,但他对星梭核心的警惕却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老铁,星梭核心在提供星图修正后,还有任何异常活动吗?”林默例行询问,目光扫过监控星梭核心数据流的独立界面。
【自上次介入后,核心恢复静默。未检测到主动数据外泄或对舰船系统的非授权访问。但……其内部底层能量流转模式,出现持续性的、低强度的‘高维演算’特征,与之前接触上古残骸时的状态类似,但更为内敛和……专注。】老铁回答道,虚拟影像的表情带着一丝困惑,“它似乎在……持续‘思考’着什么,与我们当前的航行或已知任务并无直接关联。”
“思考?”林默咀嚼着这个词。一台机甲,或者说一个高度复杂的智能核心,在自主思考?思考什么?上古文明的秘密?源典的真相?还是……它自身的定位与未来?
这种无法掌控、无法理解的内在变化,比外部的明枪暗箭更让人不安。
“保持最高级别监控。有任何变化,无论多细微,立刻报告。”林默再次强调。他将这份不安压下,注意力转向另一个关键——即将抵达的目的地。
根据星图显示,他们距离“指引之星”所在的隐藏恒星系统已经非常接近。那片区域被强大的引力透镜效应包裹,常规探测手段根本无法发现其后的奥秘。
“即将进入目标区域外围引力紊流区。预计十分钟后接触透镜效应边界。”老铁发出导航提示。
林默坐直身体,精神与星梭传感器深度连接。舷窗外,原本瑰丽变幻的星云景象开始扭曲,光线像被无形的大手揉捏,拉伸出怪诞的光弧和色散。空间本身传来细微的、如同薄膜震颤般的波动感。
“降低航速至临界点。启动所有被动传感器,包括我们从上古残骸数据中解析出的‘维度涟漪探测’协议。”林默指令道。他不敢在未知区域使用主动扫描,那无异于在黑暗中点亮火把。
星梭如同融入粘稠液体的水滴,速度骤减,小心翼翼地抵近那片视觉上扭曲、物理上边界模糊的区域。
【接触引力透镜边界。空间曲率变化剧烈。传感器数据受到严重干扰……正在启动维度涟漪补偿算法……】
主屏幕上的画面剧烈晃动、扭曲,仿佛信号不良的古老电视。但在老铁的全力运算和那新启用的、源自上古文明的探测协议辅助下,扭曲的景象开始如同涟漪平复般,逐渐变得清晰、稳定起来。
一个全新的、被完美隐藏的恒星系统,缓缓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系统的中央,是一颗处于稳定中年期的黄矮星,散发着温和的光芒。围绕它运行的,是三颗行星。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宜居带边缘的、一颗呈现出淡淡银灰色调的岩石行星。它的大小与旧地球相仿,但没有蔚蓝色的海洋和白色的云层,整个星球表面似乎覆盖着一层某种规则的、反光性极强的物质,使其在恒星的照耀下,如同一个打磨光滑的金属球体。
这就是“指引之星”?或者说,“指引之星”指的是这颗行星?
【扫描完成。目标行星,暂编号G-1。大气层极其稀薄,成分以惰性气体为主。地表温度波动剧烈,不适合已知碳基生命生存。检测到全球范围内存在强烈的、结构化的非自然能量信号,与上古残骸能量特征部分吻合。未检测到虫族生物质信号或大规模热能反应(城市、工业等)。】
一个死寂的、却被某种宏大科技改造过的星球?
“接收到来自行星表面的自动识别码响应!”老铁突然报告,“信号源匹配上古残骸传输的识别码!来源定位……行星北极区域的一个特定结构!”
有回应!不是死寂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