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潜龙在渊(1 / 2)
六皇子谋逆案尘埃落定,其党羽被连根拔起,梅家抄家问斩,南诏使团被驱逐,边境战云密布。朝堂之上,接连损失数位成年皇子,气氛压抑而微妙。太子皇甫琛虽少了几个强劲对手,但经此一系列风波,其平庸与无能愈发凸显,地位摇摇欲坠。
就在这权力真空、人心浮动之际,一位久未出现在众人视线中的皇子,悄然回到了帝都的权力中心。
二皇子皇甫琮,生母早逝,由一位份位不高的吴嫔抚养长大。他年长于三皇子,却因母族不显,自身又一向低调,甚至有些体弱多病的传闻,在过去的储位之争中几乎被人遗忘。他既未如三皇子般急躁狠辣,也未如四皇子般伪善阴险,更不像六皇子那般张扬跋扈,甚至在几位弟弟闹得最凶时,他主动请旨去了江南督办漕运,完美地避开了所有旋涡。
如今,漕运疏通有功,二皇子皇甫琮奉旨回京述职。
这日,皇帝在御书房召见二皇子。梁岁岁恰巧因青鸾司事务,也被传召入宫。她今日穿着一身极为亮眼的石榴红绣金凤穿牡丹宫装,裙摆迤逦,以金线珍珠缀边,光华璀璨。梳着高耸的凌云髻,戴一套赤金嵌红宝石头面,凤钗步摇,璎珞垂珠,明艳张扬,不可逼视。她深知自己如今地位超然,无需再如履薄冰,这身打扮,既是她的喜好,也是一种无声的宣告。
在御书房外等候通传时,她见到了这位久闻其名的二皇子。
皇甫琮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靛蓝色皇子常服,身形清瘦,面容略显苍白,但五官端正,眉眼间带着一股书卷气,气质温润平和。他见到盛装而来的梁岁岁,眼中闪过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艳,随即含笑拱手,声音温和:“这位便是昭慧郡主吧?久仰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二殿下过誉。”梁岁岁敛衽还礼,目光平静地打量着对方。此人气息内敛,眼神清明,看似温和无害,但能在那般凶险的局势中全身而退,甚至借此机会立下功劳,岂会是简单人物?比起前面那几位弟弟,这位二皇子,恐怕才是真正深藏不露的高手。
两人一同进入御书房。皇帝看着并肩而入的两人,一个明艳如烈日骄阳,一个温润如静水深流,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神色。
二皇子详细禀报了督办漕运的成果,条理清晰,数据详实,且提出了几条颇具建设性的后续管理建议,显得务实而干练。皇帝听着,不时微微颔首。
“琮儿此次差事办得不错,辛苦了。”皇帝语气缓和,“你身子一向不大好,江南湿气重,回京后好生将养些时日。”
“谢父皇关怀,儿臣份内之事,不敢言苦。”皇甫琮态度恭谨,并无半分居功自傲之色。
皇帝又询问了梁岁岁几句关于青鸾司整顿及边境军情监控的事宜,梁岁岁一一作答,言辞简练,切中要害。
从御书房出来,皇甫琮与梁岁岁并肩而行。
“郡主执掌青鸾司,责任重大,令人敬佩。”皇甫琮温和开口,“如今南诏蠢蠢欲动,边境不宁,郡主还需多费心了。”
梁岁岁微微一笑,意有所指:“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岁岁职责所在,自当尽力。倒是二殿下,远离京畿漩涡,于江南立下大功,此番回京,想必能更好地为陛下分忧了。”
皇甫琮闻言,脸上笑容不变,眼神却深邃了几分:“郡主说笑了,琮才疏学浅,只愿为父皇、为社稷略尽绵力,不敢有他想。”
两人言语交锋,点到即止。行至宫门,各自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