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淳于越终于低头:愿为皇子讲学(2 / 2)
圣贤书能填饱肚子吗?孩童仰起脸,瞳孔清澈见底,您教了他们十几年仁义道德,为什么没人教他们怎么种出够吃的粮食?要是他们会种地,还会饿成这样吗?
有个年轻儒生突然哭出声:先生!我娘昨天饿死了!她说...她说念书念不出米粮...
淳于越踉跄一步,手中竹简《养民书》突然重若千钧。
嬴昭从食铁兽背篓里搬出一筐土豆:您那些之乎者也,比得上这个能活人命吗?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要,还是让人吃饱饭重要?
暮色完全降临。儒生们围拢过来,眼巴巴看着那筐救命的粮食,又看看脸色灰败的老师。饥饿的目光在土豆和老师之间来回移动,沉默却震耳欲聋。
淳于越颤抖着手摸向土豆,指尖触到泥土的瞬间,突然老泪纵横。
他想起孔子周游列国时的狼狈,想起孟子说民为贵,想起那些饿死的百姓和眼前这些快要饿死的弟子...
老夫...错了...
他对着嬴昭深深揖首,腰弯得几乎碰到地面:愿为殿下讲学,只求...求殿下教他们种土豆。
嬴昭却摇头:我不听《论语》。
那殿下想学什么?淳于越愕然。
孩童眼睛弯成月牙:学怎么让全天下人都吃饱饭!学怎么让您的学生再也不吃土!
夜色中,淳于越怔怔看着这个小不点。许久许久,他突然撕下官袍前襟,咬指血书:
稷下学宫重启,首课《论粮与民》
血书披在孔子像上,老儒生转身对弟子们挥手:生火!煮土豆!吃饱了随老夫垦荒去!从今日起,咱们既读圣贤书,也学种地活命!
儒生们愣了片刻,突然爆发出欢呼。有人劈了残破的牌匾当柴火,有人拆了断墙垒灶台,往日死气沉沉的废墟忽然有了烟火气。
嬴昭笑嘻嘻凑到锅边偷土豆吃,被淳于越轻轻打手:殿下,食不言寝不语。
那吃饭能唱歌吗?孩童含糊不清地问,小嘴塞得鼓鼓的。
...随你。老儒生无奈摇头,眼里却有了笑意。
于是秋夜荒园里,响起童谣混着咀嚼声的古怪合奏。食铁兽跟着摇头晃脑,一不小心把半截论语碑坐得粉碎,惹得众人哄笑。
暗处,赵高的眼线悄然退去,回去禀报这个礼崩乐坏的场面。
而在更远的骊山行宫,阿房女忽然心有所感,推开窗望向咸阳方向。
娘娘看什么呢?侍女问。
听见昭儿在唱歌。她微笑抚心口,还有...种子破土的声音。
夜空中有星子坠落,划亮稷下学宫废墟里新垦的田垄。那些拿惯了竹简的手,如今笨拙地扶着犁铧,在月光下开垦希望。
淳于越扶着犁喘气,看嬴昭踮脚往土里埋土豆种。老儒生忽然对孔子像笑笑,轻声道:
夫子,您说的,或许真能被这孩子种出来呢。
夜风拂过,石像嘴角的苔藓微微上扬,仿佛也在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