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签到大秦:开局土豆喂饱百万锐士 > 第137章 淳于越带头:引经据典骂土豆

第137章 淳于越带头:引经据典骂土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至于殿下方才所言,土豆有活民无数、强健军旅之功,”淳于越脸上适时地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讥诮与不以为然,“《孟子》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岂能因苟全性命,便行那违逆天道、败坏礼法之事?若天下人人只求饱食,不顾礼义廉耻,人伦纲常,那与山林禽兽何异?此等行径,实乃饮鸩止渴,绝非国家长治久安之策!望殿下明鉴!”

最后,他猛地转向御座上的嬴政,深深一躬到底,语气沉痛而决绝,带着一种殉道者的悲壮:“陛下!三代(夏、商、周)之所以直道而行,江山绵延,皆因恪守古礼,遵从圣贤之道,不敢有丝毫逾越!今若纵容此等‘异物’淆乱乾坤,颠倒伦常,臣恐礼崩乐坏之祸,不远矣!臣,淳于越,恳请陛下,以圣王之道为念,以江山社稷为重,废黜土豆,重整纲常,使上下尊卑有序,天地阴阳归位!否则,臣……唯有一头撞死在这麒麟殿的盘龙金柱之上,以这一腔热血,以死明志,告慰先圣在天之灵!”

以死明志!图穷匕见!淳于越不仅搬出了儒家最核心的礼法、道统作为武器,更不惜以自身的性命相逼!

这已不再是简单的政见不合,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两种根本对立的治国理念的激烈对冲!

他将自己塑造成了扞卫传统、坚守道统的悲壮卫士,无形中便将年仅七岁的嬴昭推到了破坏纲常、离经叛道的境地!

大殿之内,空气凝重得仿佛要滴出水来,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所有官员,包括李斯、王翦这样历经风雨的重臣,都清晰地感受到了那股源自于传统和“大义”的巨大压力。

淳于越此刻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个人,更是天下无数读圣贤书、信奉传统礼法的儒生和士人的普遍观念!

这股力量,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根深蒂固,足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撼动人心!

嬴政的目光也变得无比锐利,他深深地看了一眼以头触地、长跪不起、摆出誓死姿态的淳于越,那目光复杂难明,随即又转向站在大殿中央,那个在儒家滔天舆论和道德压力下,依旧挺直了小小脊梁,面色沉静如水的儿子。

巨大的压力,如同泰山压顶,又如无形枷锁,再次汇聚于嬴昭那尚显单薄的肩膀之上。这一次,他面对的,不再是明刀明枪的刺杀,不再是战场上的敌军,甚至不是朝堂的阴谋诡计,而是传承了数百年的、根深蒂固的“道统”与“礼法”!

是无数人奉为圭臬的圣贤之言!

这七岁的孩童,他能扛得住这比千军万马更令人窒息的无形重压吗?

在满朝文武或担忧、或审视、或幸灾乐祸的复杂目光注视下,被淳于越一番大义凛然的斥责置于风口浪尖的嬴昭,忽然轻轻地笑了。

那笑容很浅,转瞬即逝,却带着一种与他年龄截然不符的从容、淡定,以及一丝……毫不掩饰的不屑。

他缓缓抬起眼睑,目光清亮,如同划破阴霾的闪电,直视着淳于越,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淳于博士,您口若悬河,说了这么多圣贤道理,引了这么多经典典籍……听起来,当真是冠冕堂皇,义正辞严。”他微微停顿,嘴角那抹讥诮的弧度加深了些许。“既然博士要论道,那好,本王今日,便与您好好地论一论,辩一辩,何为真正的‘道’!何为真正有利于我大秦万世之‘基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