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内燃初啼与朝堂波澜(2 / 2)
韩雍再次陷入了极其艰难的境地。他试图在朱棣面前为凌云辩解,强调“格物”亦为“穷理”,且其利国利民之效显而易见。但理学大家们立刻以“霸术”、“小惠”反驳,认为凌云的“利”是蛊惑人心的小利,而他们维护的“义”才是江山永固的大义。
争论从具体政策上升到了哲学层面,变得空前激烈和敏感。
消息传到吕宋,李参将怒不可遏,认为这是“腐儒误国”,甚至冲动地提出要上奏“清君侧”。陈默和玄玑子则感到了深深的无力和忧虑,他们可以攻克技术难题,却难以应对这种基于千年传统的意识形态围剿。
凌云接到韩雍的密信,沉默了许久。
他走到窗前,望着格物院内灯火通明的实验室,那里,内燃机在轰鸣,“巡天镜”在仰望星空,无数技术人员在为文明的未来奋斗。而遥远的京城,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试图用古老的教条,扼杀这新生的力量。
他知道,这已不再是技术或利益之争,而是道路之争。
是继续在旧的框架内修修补补,还是勇敢地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他回到书案前,铺开宣纸,却没有立刻动笔。
他在思考,该如何回应这场关乎“道”与“器”的诘难。
是引经据典进行辩护?还是……彻底跳出这个框架,提出一种全新的叙事?
内燃机的轰鸣仿佛在为他鼓劲,星空的深邃仿佛在向他召唤。
他提起笔,蘸饱了墨。
这一次,他不再仅仅是为吕宋辩护,他要为这个时代,指出一条不同的未来。
思想的战场,他必须亲自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