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终局布局与“同归”誓师(2 / 2)
第三目标:“回声”绝唱,文明的呐喊。在最终时刻,将“回声”计划的信息流强度提升至最大,不再发送复杂的艺术与哲学,只传递最简单、最纯粹的信息——无数种语言、无数个声音汇聚成的同一个意念:“我们,存在过!我们,抗争过!”
第四目标:“火种”静默,未来的守望。命令远在澳洲的“火种”基地,进入最深度的静默状态,销毁所有可能暴露的主动发射装置,如同沉入海底的种子,等待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春天。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与敌偕亡的悲壮计划。它不追求胜利,只追求在毁灭降临的那一刻,能够昂起头颅,发出属于自己的、最响亮的声音!
朱棣听着凌云的阐述,眼中的绝望渐渐被一种同样疯狂的决绝所取代。他猛地站起身,抽出腰间的佩剑,狠狠劈在面前的桌案上,木屑纷飞!
“好!‘同归’!那就同归于尽!”他须发戟张,状若疯虎,“朕,大明皇帝朱棣,愿与尔等,与这华夏亿兆军民,共赴此局!让那些天外的杂碎看看,什么是人的骨气!”
帝王的誓言,如同点燃了最后的烽火。
计划被迅速下达。整个同盟体系,如同一个被上了发条、走到尽头的钟表,开始了最后、也是最疯狂的转动。
所有的资源,不再有任何保留,全部向“同归”计划倾斜。格物院的精英们红着眼睛,开始设计那注定有去无回的一次性核脉冲装置;玄玑子带领所有门人弟子,在苍梧大陆开始了近乎透支生命力的仪式,试图将“秩序之锚”的力量推向极致;遍布各地的无线电塔开始进行最后的升级,准备承载那最终的“呐喊”;而“火种”基地在接到指令后,陷入了死寂,如同消失在茫茫星海。
消息无法完全隐瞒,一种“最终时刻”即将来临的悲壮与压抑气氛,开始在高层和军队中弥漫。奇怪的是,当意识到已无退路时,之前的种种纷争、恐惧、疑虑,反而烟消云散。一种超越个人生死的、属于整个文明的凝聚力,在绝望的土壤中破土而出。
在吕宋港口,在天津卫的船厂,数艘经过特殊改装、搭载着简陋火箭助推器的货船正在日夜赶工,它们将是承载“核弹”的、冲向苍穹的最后的舟楫。
四个月的倒计时,如同死神的脚步声,清晰可闻。
“同归”计划,是人类文明在审判日前夜,为自己谱写的……最后一曲战歌。
这曲战歌,不求生还,只求……响彻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