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掌心的刺 > 第126章 学生的喜欢

第126章 学生的喜欢(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2022年9月的深圳,初秋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散了盛夏的燥热。深圳第三中学的校门口,穿着蓝白校服的学生们背着书包,叽叽喳喳地走进校园,脸上满是开学的期待。林晚星站在教学楼前,手里拿着初二(3)班的花名册,指尖轻轻摩挲着熟悉的名字——这是她正式入职后的第一个学期,也是她第二次走进这个班级,只是这一次,她的身份从“实习老师”变成了“正式语文老师兼副班主任”。

“林老师!”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晚星回头,看到张晓雅背着粉色书包,快步朝她跑来,身边还跟着陈阳和王浩。“林老师,你真的来我们班当老师啦!”张晓雅仰着笑脸,眼里满是惊喜,“暑假我还跟妈妈说,要是你能继续教我们就好,没想到真的实现了!”

陈阳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林老师,我暑假把你上次推荐的《朝花夕拾》看完了,里面的故事还挺有意思的。”王浩也赶紧补充:“我也看了!而且我还按照你说的,把喜欢的句子抄在笔记本上了,等下拿给你看!”

看着三个孩子真诚的样子,林晚星心里暖暖的:“太好了!新学期咱们一起学习更多有趣的课文,也一起分享好看的书。走吧,咱们该去教室上早读课了。”

走进初二(3)班的教室,45张熟悉的面孔齐刷刷地看过来,紧接着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林老师好!”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着,声音响亮又整齐。林晚星笑着走上讲台,鞠躬回应:“同学们好!很高兴新学期能继续和大家一起学习,希望咱们这学期都能有新的进步。”

早读课上,林晚星带着学生们朗读朱自清的《春》。她没有像传统早读那样让学生们机械跟读,而是先播放了一段配有鸟鸣和流水声的朗读音频,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感受春天的氛围。“大家现在想象一下,自己站在春天的公园里,身边是嫩绿的小草、盛开的桃花,耳边是小鸟的叫声,是不是觉得特别舒服?”林晚星的声音温柔又有感染力,学生们跟着音频轻声朗读,教室里的氛围格外温馨。

朗读结束后,张晓雅举手说:“林老师,听你这么一说,我好像真的看到春天的样子了,比单纯看书有意思多了!”“对啊对啊!”其他学生也纷纷附和,“林老师你讲得好清楚,我一下子就明白课文里描写的春天有多美了!”

林晚星笑着点头:“咱们学习语文,不仅要读懂文字,还要学会走进文字里的世界,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文章的美。以后早读课,咱们多尝试用这种方式学习,好不好?”“好!”学生们齐声回答,声音里满是期待。

第一堂语文课,林晚星讲的是鲁迅的《藤野先生》。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背景,她提前制作了PPT,里面不仅有藤野先生的照片、鲁迅留学时的东京风貌,还有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介绍。“同学们,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藤野先生又为什么能让鲁迅记了一辈子?咱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走进课文,慢慢寻找答案。”

讲课过程中,林晚星没有一味地讲解知识点,而是时不时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们思考。讲到藤野先生帮鲁迅修改讲义时,她问:“大家注意到没有,藤野先生修改的不仅是语法错误,还有标点符号,甚至连图上的解剖位置都标得清清楚楚。从这些细节里,你们能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们纷纷举手,陈阳站起来说:“我觉得藤野先生很认真负责,对学生特别耐心,就算鲁迅是外国学生,他也没有区别对待。”林晚星赞许地点点头:“陈阳说得很对!还有谁想补充?”王浩接着说:“我觉得藤野先生很尊重鲁迅的国家,他没有因为当时中国落后就看不起鲁迅,反而一直鼓励他学习。”

“非常好!”林晚星笑着说,“大家都能从细节里看出藤野先生的品质,这就是读懂文章的关键。咱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记住藤野先生的故事,更要学习他身上的这种精神,也要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初心。”

这堂课上得格外顺利,学生们全程专注,互动也十分积极。下课铃响的时候,学生们还围在讲台旁,七嘴八舌地问:“林老师,藤野先生后来怎么样了?”“林老师,鲁迅还有没有写过其他关于老师的文章呀?”林晚星一一耐心解答,直到下节课的铃声响起,才笑着让他们回到座位。

走出教室,班主任李老师迎了上来,笑着说:“晚星,你这堂课上得真不错!我在窗外看了一会儿,学生们比以前认真多了,连陈阳和王浩都全程跟着你的思路走。”林晚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还是多亏了您之前教我的方法,让我知道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晚星渐渐摸索出了适合初二(3)班的教学方式。她知道班里的学生大多喜欢直观、有趣的学习形式,就经常把课文改编成小短剧,让学生们分组表演;遇到难懂的文言文,她会把知识点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方便学生们记忆;每次批改作业,她都会在错题旁边写下鼓励的评语,还会画一些可爱的小图案,比如给进步的学生画星星,给有创意的答案画笑脸。

张晓雅的语文基础不算好,尤其是文言文,总是跟不上进度。林晚星发现后,每天放学后都会留她半小时,用“逐字翻译+故事讲解”的方式帮她补课。“你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温故’就是复习旧知识,‘知新’就是学到新东西,连起来就是说,经常复习旧知识,就能从中发现新的理解,这样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是不是很简单?”张晓雅跟着林晚星的思路,慢慢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成绩也一点点提了上来。

有一次,张晓雅在作文里写道:“林老师就像一盏灯,不仅照亮了我学习语文的路,还让我觉得自己其实很优秀。她从来不会因为我成绩不好就批评我,反而会耐心地帮我分析错题,告诉我‘慢慢来,你可以的’。我现在越来越喜欢语文了,也越来越有信心了。”林晚星看到这篇作文时,眼眶忍不住泛红——她没想到,自己的一点点付出,能给学生带来这么大的改变。

陈阳和王浩也在慢慢进步。以前他们上课总爱开小差,现在不仅能认真听课,还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以前他们的作业总是敷衍了事,现在不仅能按时交,还会认真订正错题,甚至会在作业本上写下自己的疑问。有一次,陈阳在作业本上问:“林老师,我觉得鲁迅的文章虽然难懂,但是读起来很有力量,我想多了解一些他的作品,你能给我推荐几本吗?”林晚星看到后,不仅在作业本上回复了推荐书目,还特意买了一本《鲁迅杂文选》送给陈阳,在扉页上写下:“希望你能从文字里汲取力量,成为更勇敢的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