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旧照映暖,童言寄心(2 / 2)
“当然可以,”林晚星笑着点头,“妈妈认识做公益服装的张阿姨,她能帮我们找到最好的平纹棉——就是做这件衬衫的布料。逸晨想设计蓝色的衣服,念熙想画晓燕姐姐,咱们可以一起把想法画成设计图,再跟张阿姨说说,让她帮我们把衣服做出来。”
“太好了!”江逸晨拉着林晚星的手,跑到客厅的书桌前,拿起画笔就开始画,“我要画一件带帽子的外套,帽子上缝个小绒球,风大的时候可以戴帽子;口袋要做圆圆的,能装下小朋友的小手,还有他们喜欢的弹珠、小卡片;袖口的小太阳,我要画得大大的,这样一看就能看到!”
江念熙也拿出彩笔,在纸上画起了晓燕姐姐——扎着羊角辫的女孩,手里抱着一摞课本,旁边画着个大大的太阳,太阳“每颗星星代表一个小朋友,不管在哪里,都有人看着他们,保护他们”。
林晚星和江哲坐在孩子们身边,看着他们认真的样子,相视而笑。江哲伸手握住林晚星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握笔留下的痕迹,却比当年在电子厂磨出的茧子柔软了许多。
“还记得2000年迎新日,你穿着这件衬衫,”江哲轻声说,“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姑娘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冷,她的眼睛里藏着劲呢。后来跟你熟了才知道,你不是难接近,是怕自己的脆弱被人看到。现在咱们的孩子,能懂你的这份柔软,还想把这份柔软传给别人,真好。”
林晚星靠在江哲肩上,看着孩子们笔下的蓝色外套和晓燕姐姐,眼里满是温柔:“其实逸晨和念熙,跟当年的我一样,都懂‘被温暖’的感觉有多重要。我当年穿着这件衬衫,觉得是衣服在暖我;现在孩子们想做衣服,是想把这份暖传给别人——这就是咱们家的‘接力’,把收到的善意,再送出去。”
江逸晨画完初稿,举着画纸跑过来,小脸通红:“爸爸!妈妈!你们看!这是我设计的外套!蓝色的,有帽子,还有小太阳!张阿姨看到,会不会觉得我设计得好?”
林晚星接过画纸,仔细看着,还伸手摸了摸画纸上的“小太阳”:“逸晨设计得特别好!咱们还可以在衣服的内衬里缝上一句小句子,比如‘你很勇敢’‘有人爱你’,这样小朋友穿上衣服,摸到内衬的时候,就像收到了一句悄悄话,心里会更暖。”
江念熙也把自己的画递过来,小脸上满是期待:“妈妈,我画的晓燕姐姐,手里拿着课本,旁边还有小朋友跟她一起读书,这样乡村的小朋友看到,就知道可以跟晓燕姐姐一样,好好读书,改变自己的生活。”
“画得太好看了,”林晚星笑着把画纸收起来,“明天咱们就去找张阿姨,把这些设计图给她看看,争取下周就能开始选布料、打样,让小朋友们早点穿上新衣服。”
接下来的一周,一家人都在为设计衣服忙碌。江哲抽时间带孩子们去了布料市场,让他们亲手摸了摸不同厚度、不同纹路的棉布——有的棉布偏硬,有的棉布太薄,直到摸到跟林晚星衬衫一样的平纹棉时,江逸晨立刻指着布料说:“就是这个!跟妈妈的衣服一样软!”江哲当场跟店家订了足够的布料,还特意叮嘱,要把布料洗得更软些,再送到工厂。
林晚星则帮孩子们完善设计图:把江逸晨画的“圆形口袋”改成了更实用的斜插袋,避免小朋友跑跳时口袋里的东西掉出来;把江念熙画的“晓燕姐姐”缩小了些,印在衣服的左胸口,既显眼又不突兀;还在设计图上加上了“内衬绣字”的细节,选了“你超棒”“未来有光”“别怕,有我”三句话,每句话都用温柔的楷体,绣在衣服内侧的领口处。
周末的时候,林晚星带着孩子们去见了公益服装的张阿姨。张阿姨看着孩子们的设计图,又摸了摸带来的棉布样本,忍不住笑了:“这布料选得好,软乎乎的,小朋友穿在身上肯定舒服;设计也贴心,帽子、口袋、还有内衬的字,都是真真正正为孩子着想的细节。阿姨这就安排工厂打样,下周就能让你们看到样品,没问题的话,一个月内就能把衣服送到乡村小朋友手里。”
江逸晨拉着张阿姨的手,仰着头问:“阿姨,样品做好了,我们能先试试吗?我想看看穿上是不是真的软,是不是真的像妈妈的衣服一样暖。”
“当然可以,”张阿姨笑着点头,“阿姨多做一件样品,让逸晨和念熙都试试,要是觉得哪里不舒服,咱们再改,好不好?”
“好!”江逸晨和江念熙异口同声地回答,眼里满是期待。
回到家,江哲把孩子们的设计图、布料样本,还有那件旧棉布衬衫,都放进了那个旧相册里,跟2000年的迎新照片放在一起。他看着照片里穿棉布衬衫的林晚星——眼神里带着防备,却藏不住对未来的渴望;再看看身边为设计衣服忙碌的孩子们——眼里满是纯粹的善意,想把温暖传给更多人。时光虽然在流逝,却把最珍贵的东西留了下来——那份在困境里不低头的坚强,那份被温暖过就想传递温暖的柔软,还有一家人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努力的心意。
晚上,林晚星坐在书桌前,把这件事写进了《掌心的刺》续篇里——“林晓燕收到了来自深圳的包裹,里面是一件件蓝色的棉布外套。孩子们穿上外套,摸了摸胸口的晓燕姐姐图案,又低头摸到内衬里的字——‘你很勇敢’。有个叫小敏的女孩,轻轻把外套贴在脸上,小声说‘好软呀,像有人在抱我’。晓燕知道,这不是普通的衣服,是远方的人,把自己当年收到的温暖,折进了布料里,送给了更需要的人。”
江哲走进书房,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在写孩子们的衣服?”
“嗯,”林晚星笑着点头,“想把这份心意写进故事里,让更多人知道,防备不是因为冷漠,是因为没被好好爱过;而一件软乎乎的衣服,一句轻声的鼓励,就能把那份防备慢慢融化,让心变得暖起来。”
江哲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目光落在书桌上的旧棉布衬衫上:“这件衣服,咱们要一直留着。等逸晨和念熙长大了,给他们讲妈妈当年在深圳的故事,讲他们小时候设计衣服的故事——让他们知道,不管走多远,都别忘了,自己是谁,要把温暖传给谁。”
林晚星靠在江哲怀里,看着窗外的月光:“好啊,让这件衬衫,成为咱们家的‘传家宝’,把这份坚强和柔软,一直传下去。”
客厅里,江逸晨和江念熙还在画设计图的细节,偶尔传来他们的笑声——“哥哥,小太阳要画得再圆一点!”“妹妹,晓燕姐姐的辫子要长一点才好看!”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那件旧棉布衬衫上,像给所有的温暖,都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
江哲知道,这件由孩子们的心意设计出的棉布衣服,会像当年林晚星的那件衬衫一样,成为很多乡村孩子最珍贵的回忆。它不会说话,却能告诉孩子们:你不是一个人,有人在远方爱着你,有人在为你加油;你不用一直带着防备,世界上有很多柔软的东西,值得你慢慢放下心来,去感受,去拥抱。
而这份爱与温暖,会像2000年迎新日的阳光一样,永远留在时光里,留在每一个被照亮的生命里,一代又一代,传递下去,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