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公益的初心(2 / 2)
陈屿坐在她身边,拿起照片看了看:“老王跟我说,之前他们做公益校服,有次用了太薄的面料,孩子们冬天穿得冷,家长还特意打电话来感谢,说‘谢谢你们想着孩子’。那时候他就说,做公益不能图省事,得真的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逸晨这个设计,刚好做到了,这比捐多少件衣服都有用。”
第二天一早,陈屿就带着江逸晨的设计稿去了工厂。厂长老王拿着设计稿,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忍不住拍了拍桌子:“这设计太专业了!你看这裤脚的抽绳,孩子自己就能调节,不用麻烦老师;还有领口的抓绒,选的是婴儿级别的面料,不会磨到孩子的皮肤。”他拉着陈屿去车间,指着一堆叠得整齐的面料说:“这是我特意留的牛津布,耐磨还防水,冬天雪落在上面,拍一拍就掉了,不会渗进裤子里。我这就安排工人打样,保证三天出成品,到时候你带过来让你小舅子看看,有要改的地方,咱们随时调整。”
陈屿把老王的话转述给江念初,她立刻给江逸晨发了消息,还拍了车间的照片——工人正在裁剪面料,缝纫机嗡嗡作响,布料上的线条和设计稿上的一模一样。江逸晨回复得很快,语音里带着兴奋:“太好了!谢谢姐夫!老王师傅要是有技术上的问题,随时跟我联系,我午休的时候能看手机。”他还发了段训练间隙的视频,几个穿着迷彩服的士兵围在一起,对着设计稿讨论,有人说“这裤子设计得好,我们训练的时候也能穿”,惹得大家都笑了。
江念初把视频给孩子们看,陈语安趴在沙发上,眼睛亮晶晶的:“舅舅好厉害!还有舅舅的战友,他们也觉得衣服设计得好!”陈语宁拿着画笔,在纸上画了几个穿着蓝色校服的小朋友,旁边还画了个举着红旗的士兵:“这是舅舅,这是舅舅的战友,他们一起给小朋友送新衣服!”
下午,江念初接到了江建国的电话。电话里,父亲的声音有些沙哑:“念初啊,你舅舅昨天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他腰上的旧伤有点严重,得好好休养,不能再干重活了。他还跟我念叨,说没给你们添麻烦,让你们别担心。你们要是有空,早点回来看看他,老人年纪大了,就盼着家里人能多陪陪。”
江念初心里一紧,连忙说:“爸,您别担心,我已经跟逸晨说了,等他探亲回来,我们就一起回哈尔滨。您跟舅舅说,让他好好养病,家里的事有我们呢,我这就给舅舅寄些保健品过去,再让陈屿的朋友帮忙找个好中医,等我们回去,就带舅舅去看。”挂了电话,她立刻给林朝阳寄了一箱保健品,还附了张纸条:“舅舅,这是给您买的治腰的药,记得按时吃。等我们回去,语安给您唱歌,语宁给您捶背,咱们一起去吃锅包肉。”
晚上,江念初在笔记本上接着写“公益的初心”:“以前总以为,公益是‘帮助别人’,可现在才明白,公益也是‘被别人温暖’。逸晨为了孩子们的校服,在部队里挤时间画图;陈屿为了早点出样品,跑前跑后对接工厂;舅舅一辈子在林场奉献,却从不叫苦;孩子们想着给舅舅唱歌捶背,盼着给山里的小朋友送衣服——这些都是初心,是把爱藏在细节里,用真心换真心。”
她合上笔记本,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万家灯火。远处的路灯亮着,像撒在夜里的星星,她忽然想起林朝阳说过的话:“做公益就像种树,你今天种下一棵,明天就会有一片林,慢慢的,就会有更多人跟着种,最后整个山都是绿的。”原来,公益的初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坚持”,而是“一群人的温暖”,是把别人的需求放在心里,用行动传递爱,让更多人感受到温暖。
第二天,陈屿从工厂带回了校服样品——蓝色的上衣,深灰色的裤子,袖口和领口的抓绒摸起来软软的,裤脚的抽绳轻轻一拉就能收紧。江念初拿着样品,忍不住摸了又摸:“这面料真好,孩子们穿起来肯定舒服。”她拍了照片发给江逸晨,还视频给他看,江逸晨在屏幕那头,笑得格外开心:“太好啦!比我想象的还要好!等我探亲回来,咱们就带着样品去山里,让孩子们试试大小,不合适的地方再改。”
“对了,”江逸晨忽然说,“我跟部队申请了,要是这批校服能顺利生产,我想带着几个战友一起去山里送衣服,顺便给孩子们讲军营的故事,让他们也有个军人梦。”江念初笑着点头:“好啊,到时候咱们一起去,让孩子们看看,有这么多好心人在惦记着他们。”
日子一天天过去,校服很快就批量生产好了。江逸晨也申请到了探亲假,带着几个战友,和江念初一家一起,开车去了山里。孩子们看到新校服,都兴奋地围了过来,有的拿着衣服比大小,有的摸着抓绒领口,笑得格外开心。有个小女孩穿着新校服,拉着江逸晨的手说:“舅舅,这衣服好暖和,我冬天走山路再也不会冷了!”
江逸晨蹲下来,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喜欢就好,以后要是衣服破了,舅舅再给你们做新的。”他的战友们也围过来,给孩子们讲军营的故事,教他们叠被子,玩游戏,山里的笑声此起彼伏。
从山里回来后,江念初一家又去了哈尔滨。林朝阳看到他们,笑得合不拢嘴,腰也好像不那么疼了。语安给舅舅唱了《东北风》,语宁给舅舅捶背,江逸晨给舅舅贴了治腰的药膏,陈屿则带着舅舅去看了中医。晚上,一家人围在炕桌前,吃着锅包肉,聊着天,林朝阳喝了口酒,笑着说:“还是家里人在一起好,比什么都强。”
江念初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温暖。她想起笔记本上的话,忽然明白,公益的初心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藏在细节里的真心”——是江逸晨笔下的耐磨面料,是陈屿跑前跑后的对接,是林朝阳一辈子的默默奉献,是孩子们纯真的笑容,是一家人围在一起的温暖。这些点点滴滴的真心,汇聚成了最珍贵的爱,也让公益有了最动人的模样。
后来,江念初把这次送校服的经历写进了笔记本,还附了张照片——孩子们穿着新校服,站在山涧边,江逸晨和他的战友们站在旁边,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照片里,用行动传递爱,让温暖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