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毒攻第六师团(6)(1 / 2)
城墙上,百姓们都躲在城墙下,他们身边都有二十颗手榴弹,盖子已经揭开。
这些百姓多数是年轻男子,他们已经没有恐惧,因为他们已经参加了十几天战斗,早就见惯死亡。
他们得知鬼子破城就要屠城时,知道不拼全家死,拼或许能活,拼命还有一线机会。
既然如此,何不拼命。
鬼子是人,他们也是人,谁怕谁?
大不了同归于尽。
等鬼子冲上城墙,抱着鬼子就往城墙下跳,大家都是一条命,现在不拼,更待何时。
他们互相鼓励:
“兄弟们,记住,宁可填战壕,不填万人坑,不当‘马路大’!”
“鬼子破城,屠城,我们全家都会死光!”
“踏妈的,大家都是命一条,老子豁出去了!”
“刚才那架飞机打得鬼子屁滚尿流,证明鬼子不是三头六臂。”
“你们听说了吗,‘铁狮特攻师’在东北杀了鬼子八万多!”
“听说了,听说了!”
“大家不要怕,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突然,百姓们看到两颗红色信号弹。
他们发出呐喊:“投弹,投弹!”
他们用尽力量,不露头,拼命将手榴弹扔出去。
一颗颗手榴弹呼啸着,坠下城墙。
两千名百姓,一次就投下两千颗手榴弹。
城下的鬼子看到乌黑黑一片手榴弹,绝望地大叫起来。
“轰轰轰”
“轰轰轰”
一片片鬼子被炸得飞了起来,嚎叫声惊天动地,如同地狱的恶鬼在接受极刑。
特别是城门附近,百姓最多,鬼子最多,手榴弹也最多,它们成片成片被炸倒。
百姓按照战术,没有露头,只把手榴弹投出去城墙,鬼子想射杀他们都没有用。
鬼子仍然疯狂冲锋,不时卧倒,躲避被炸。
他们像野猪一样不怕死,一来是因为被军国主义洗脑,二来是他们磕药了。
倭寇在作战期间,如果遇上硬骨头,要拼命,就给士兵使用甲基苯丙胺,也就是“冰之毒”,主要用于提升士兵战斗力和耐力。
这种东西被称为“行军丸”。
1937年,侵华食倭寇开始使用名为“行军丸”。
士兵服用后能连续行军4天不疲惫,战斗时表现异常亢奋状态,暴力冲动阈值降低70%,类似性亢奋的非理性状态。?
在淞沪会战中,20万倭寇面对中国70万大军仍能保持战斗力,部分归因于药物支撑。
台儿庄战役,倭寇第5师团士兵在药物作用下发起“万岁冲锋”,中弹后仍能爬行前进,如同恶鬼,非常恐怖。
第六师团这最后一战,谷寿夫下令提供“行军丸”,每名士兵都服用一颗,导致他们极为亢奋,疯狂至极,非理性到极点。
“板载,板载!”
“天皇板载,天皇板载!”
嗑药的鬼子如同恶鬼一般,拼命攻击,疯狂冲锋,精力非理性旺盛,连枪法都提升不少。
城墙上,将士们不断牺牲,压力巨大。
百姓扔拼命扔手榴弹,炸死不少鬼子。
但鬼子像受伤的野猪一样,疯狂冲锋。
很快,手榴弹就投完了。
每人二十颗,投着投着,就没了。
城墙外的鬼子发现没有手榴弹,知道守军已经用完手榴弹,顿时变得更加疯狂,嚎叫着冲锋。
王耀武等将士拼命开火,但仍然顶不住。
百姓们眼光坚毅,准备等鬼子冲上来就扑上去,与鬼子一起坠落城墙,同归于尽……
就在这时,“啾啾啾……”
尖啸声传来。
所有人都出诧异抬起头。
打到这个时候,双方都没有迫击炮的炮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