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共振装置的改造(2 / 2)
“我来处理液体。”周映荷开口。
她已打开一根玻璃管,里面是幽蓝色的粘稠液体,散发着淡淡的金属味。她将体内共生菌丝缓缓探入其中。菌丝细如发丝,却能感知分子级别的信息。
液体起初毫无反应,直到她割破指尖,血滴落入。鲜血与溶液接触刹那,菌丝猛地收缩,随即舒展,整团开始缓缓旋转,像是在进行复杂的识别。
她闭眼感受,眉头越皱越紧。
“里面有东西在压制它。”她说,“不是毒,也不是污染,是程序化的指令残留……像是设定好的开关,一旦激活就会反向控制菌丝,把它变成傀儡。”
陈砚脸色变了:“谁设的?”
“不知道。”她摇头,“但指令等级很高,接近原始协议。如果不是我的血脉和菌丝完全融合,可能刚碰就会被反噬。”
“能清掉吗?”
“得让它‘认’回自己。”她咬牙,双手合拢包住玻璃管,体内菌丝全力释放代谢信号——那是最原始的生命频率,属于共生体最初的契约语言。
几分钟过去,她额头冒汗,指尖发抖。终于,液体颜色变淡,从幽蓝转为清澈,最后泛出柔和金光,像清晨第一缕阳光。
“净了。”她喘着气回收手,“现在它是活的,不会再听别人指挥。”
赵铁柱立刻接上输液管,把净化后的液体导入主通道。陈砚则取出残卷,轻轻放进控制面板下方的凹槽。纸面接触金属的瞬间,整台机器轻轻震动,指示灯由红转绿,发出一声低沉共鸣。
“差最后一步。”赵铁柱盯着频率表,“我的测算和菌丝感应差0.3秒,必须同时锁定,否则能量错相,脉冲会乱。”
“我来。”陈砚把手放在残卷上,再次闭眼。
这一次,他不再追问答案,而是让记忆流淌。他想起这些年走过的田埂,挖过的沟渠,测过的土壤;想起父亲蹲在田头抽烟的样子,烟头明明灭灭;想起爷爷临终前攥着他手腕的力气,那双浑浊的眼睛里闪过的光,像在托付一件比命还重要的事。
他心中默念:“土地需要什么?我们该怎么做?”
残卷背面浮现一行字:
“雷息未至,脉先三寸。”
他睁开眼,调节数值旋钮,往左转了三格。
“成了!”赵铁柱看着仪表归零,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同步了!”
“准备启动。”陈砚站到主控按钮前,神情肃穆。
“电力不稳,我得敲继电器强行通电。”赵铁柱拿起凿子,对准配电箱角落的接点。那是唯一还能工作的机械式继电器,靠撞击闭合。
“我负责注入稳定流。”周映荷将菌丝末端接入输管,随时准备调节流量。
“我来压频率。”陈砚双手覆在残卷上,感知地底脉动。
三人对视一眼,无需言语,心意相通。
“三、二、一——动手!”
赵铁柱猛击继电器,火花炸裂,刺目白光划破黑暗,电流如洪水涌入装置;周映荷切断菌丝尖端,净化液喷射入管,金色光芒奔涌向前;陈砚在同一瞬间按下开关。
轰——
地底传来一声沉闷的共鸣,仿佛巨物翻身,又似远古巨兽苏醒。青铜管道内的幽蓝光芒自实验室向外扩散,像血管重新充盈血液,沿着预设路径疾驰而去。远处山体微微震颤,滑坡边缘的泥土开始凝结,草根荧光由弱转强,整片山林像是被唤醒。
陈砚仍站在装置前,手掌贴着残卷。那股温热不再是单向传递,而是有了回应,一下一下,如同心跳,渐渐与他的脉搏同频。
赵铁柱瘫坐在地,手里还攥着那枚铜制震荡器,脸上全是油污,嘴角却翘着。他低头看着掌心的纹路,第一次觉得,爷爷留下的东西,真的传到了他手上。不是遗物,不是遗产,而是一种使命的延续。
周映荷跪坐在地,指尖菌丝与管道相连,身体微微发抖。但她笑了。那种久违的平静回来了,像是迷路多年的人终于踩上了回家的路。她感受到大地深处传来的律动,那是生命网络的复苏,是自然秩序的回归。
灯光在三人之间流转,映着他们脸上的汗与泥。背后,地脉网络全面复苏,能量顺着古井、暗沟、田垄悄然回归,滋养着每一寸干渴的土地。
陈砚抬起头,望向洞口方向。他知道,土地已经开始愈合。
可就在这时,残卷忽然剧烈发烫,纹路急速蔓延,如同燃烧的火焰,在纸上勾勒出新的轨迹。线条不断延伸,最终指向镇中心的方向。
他的手指刚触到纸面,远方传来一声极轻的断裂声,像是某种封印,在无人察觉的地下,裂开了一道缝。
风从洞口吹进来,带着雨前的气息。远处天际,乌云正缓缓聚拢。
而在小镇最深处,一口废弃多年的古井底部,水面泛起一圈涟漪,井壁上的符文悄然亮起,一闪即逝。
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