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福地祸心(2 / 2)
宋廉忙问如何化解。
道人道:“速将先人安葬,入土为安,莫再折腾。”说罢,起身告辞,临走前又道:“记住,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心地不善,占得吉穴也是徒然。”
宋廉心中忐忑,将道人之言转告宋明。宋明却不以为然:“江湖术士胡言乱语,大哥也信?周先生是县城有名的地师,不比这游方道人可靠?”
宋廉说不过弟弟,只得作罢。
第七日清晨,队伍再次出发。这次顺利到达凤凰岭,周先生指定的穴位。这穴位处于山腰平地,前有溪流环绕,后有山峦依靠,确是一处佳地。
正当八仙准备下葬时,林中突然窜出一只白狐,双眼赤红,对着人群嘶叫不止。
周先生脸色一变,喝道:“快赶走这畜生,冲撞了吉时可不妙!”
几个年轻人上前驱赶,白狐灵活躲闪,就是不肯离去。宋明心急,捡起石头掷去,正中白狐后腿。白狐哀鸣一声,窜入林中不见。
下葬完毕,众人返回。当夜,宋明做了个怪梦,梦见父亲怒目而视,旁边站着那只受伤的白狐,狐眼如血,死死盯着他。
宋明惊醒,浑身冷汗。此后几天,他心神不宁,生意上也接连失利。先是预定的货物迟迟不到,后是买家无故退货。更奇怪的是,家中夜夜有异响,似有爪挠门声。
宋廉那边却平安无事,他在镇上开的杂货铺生意反而红火起来。
宋明心中不平,又去找周先生。周先生推算一番,惊道:“坏了!那日白狐定是此地守护灵,你伤了它,恐有报复。”
宋明慌了:“这可如何是好?”
周先生沉吟道:“为今之计,需迁坟另择吉穴。”
“又迁坟?”宋明犹豫,“这才下葬不到一月,大哥定然不允。”
周先生压低声音:“可暗中进行,择吉日悄悄迁移,待事成后再告知你大哥。”
宋明虽觉不妥,但想到近日不顺,咬牙答应。
三日后,月黑风高,宋明带着周先生和几个心腹工人,悄悄上山挖坟。掘开坟墓,抬起棺木时,周先生忽然惊呼:“不对!”
众人围上来看,只见棺木下方竟有一个碗口大的洞穴,深不见底,隐隐有腥风传出。
“这...这是怎么回事?”宋明颤声问。
周先生面色惨白:“此非吉穴,而是‘蛇蛟穴’!我当日看走了眼,此处必有妖物盘踞!”
话音刚落,地面突然震动,洞穴中传出嘶嘶声响。工人们吓得丢下工具就跑。宋明和周先生连滚爬爬下山,当夜都病倒了。
次日,宋廉得知此事,又惊又怒,忙上山查看。只见父亲坟墓被掘开,棺木歪斜,坟旁泥土中似有鳞片痕迹,散发腥臭。
宋廉悲愤交加,请人重新安葬父亲于后山平岗地,了却父亲遗愿。
说来也怪,自宋老爷子安葬于后山后,宋明病情逐渐好转,但左腿落下残疾,走路一瘸一拐。周先生则一病不起,月余后呕血而亡。
更奇的是,迁坟后不久,有樵夫在凤凰岭那处穴位附近,发现一条碗口粗的白蛇,盘踞石上,仰头吞吐日月精华。樵夫惊逃,消息传开,方知那处真是蛇蛟穴,若非迁走,宋家恐有灭门之祸。
宋明康复后,性情大变,不再执着风水富贵,专心协助兄长经营家业。说来也怪,兄弟和睦后,宋家生意日益兴隆,虽未大富大贵,却也衣食无忧,平安顺遂。
一年后清明,兄弟二人上坟祭拜。一位游方僧人路过,见宋老爷子坟墓,合十赞道:“善哉!此墓虽非吉穴,但孝子顺孙,心地纯良,自有福报。”
宋廉将往事告知,僧人道:“风水之术,本是顺应天地自然。心地不善,占得吉穴反招祸;心存善念,寻常之地亦是福地。世间多少人为求吉穴,兄弟反目,父子成仇,殊不知‘家和万事兴’才是根本。”
僧人走后,宋明对兄长道:“大哥,我如今才明白爹的苦心。若不是我一意孤行,也不会招来那些祸事。”
宋廉拍拍弟弟肩膀:“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是夜,宋廉梦见父亲笑容满面,身旁站着一位白须老人,向他点头微笑。醒来后,神清气爽,知是父亲在天之灵终于安息。
后来,石塘镇流传开一句话:“风水养人不养心,心地好才是真的好。”宋家兄弟的故事也成了老人教育后辈的典故:莫要贪求吉穴福地,孝悌忠信才是根本。
至于那只白狐,有猎人说曾在后山见过,身后跟着几只小狐,腿似有伤,但眼神温和,不再有凶光。或许它已修得善果,成了宋家的守护灵也未可知。
世事就是如此玄妙,强求的福分,往往成了祸端;平常心对待,反而自有天佑。这大概就是老人们常说的“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的真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