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支教(3)(1 / 2)
梵卿纪注意到这个情况,却只能沉默。
“是个女娃娃……”贺依彩不敢去看,但那一眼已经足够:“为什么要把孩子摔死啊……”
带着哭腔的声音证明她是个善良的人,梵卿纪却对此没什么波澜。
越是偏远落后的地方,重男轻女就越严重。
男人女人最显着的区别就是体力差距,在发达地区的大部分人家不太需要劳动力,男女价值差距不大,重男轻女观念就会大幅降低。
但越是偏远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地区,在体力方面女性明显低于男性,这意味着女性在这种生产模式下价值偏低。
再者,一直盛行的男性传宗接代观念也起到很大作用。就算女性能更大程度上传承基因,男女在这一方面价值相差不大,但根深蒂固的片面观点依旧如影随形,从主观上降低女性价值。
发达地区受教育程度偏高,这种观念就会被科学的理性取代大半,但落后的地方依旧固执己见,也没有信息来源,所以认定女性价值远低于男性,进而演化出弃女婴行为。
本质上还是认知低下导致的对价值错误评估。
这种地方发生这种事没什么好震惊,梵卿纪明白,所以表现的很淡定。
但,相应的,本地男女数量严重不均衡会催生贩卖人口中的贩卖妇女版块,会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
对于梵卿纪来讲,男女平等,不能因为某个性别在某方面的弱势就否认其贡献和价值,拐卖也绝对不能被容许。
自己做的恶,凭什么要别人承担后果。
由此类推,会杀死女婴的村庄大概率也会参与人口买卖,梵卿纪好像有点明白那个‘终结’的含义。
这样的村庄,恶人包容恶人,确实没有存续下去的必要。
淡淡转移视线,那大爷也抽完了旱烟,麻木不仁的眼睛就这样看着这一队老师。从他的目光里,梵卿纪看见了深埋的贪婪。
那三个女老师的处境很危险。
那群老师还在义愤填膺,要上山上找扔下女婴的人。梵卿纪明白那是无用功,但也没有阻拦的意思。
他不想太显眼,容易死。
最后还是赶车那大爷说了一串听不懂的方言,把他们赶回车上。
至此,一路无言。
目的地不能说破旧,但看不出来一点新农村建设的昂扬。到处都灰蒙蒙的,村庄是,人是,可能就连离开后的回忆也是。
跟着大爷一路跋涉,梵卿纪他们最终在几间破旧不堪的水泥房面前停下脚步。
明明刚到,可却已经觉出乏味。
贺依彩走进去,又有点嫌弃的退出来:“好臭……里面怎么没有黑板。”
别说黑板了,课桌板凳都是砖头凑合的,很难想象这是对环境要求很高的教室。
一个黝黑的中年人从远处跑来,梵卿纪不知道那是谁,就只能猜测是这个学校的常驻老师。
操着一口口音很重的普通话,他气喘吁吁:“对不住,今儿个俺家收落生(花生),没看住时间。”
努力喘了口气平复呼吸,他带着一行人往里走:“三间教室,一间旱厕,也没什么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