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七零锦绣小农媳 > 第15章 国际化的新思路

第15章 国际化的新思路(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上海论坛的成功与女儿平安退烧的双重喜悦,如同为苏晚注入了新的能量,也让她对“锦绣”的国际化道路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论坛上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以及签约新合作伙伴的顺利,并未让她忘记初期孤身闯荡欧美市场时品尝的苦涩。阿尔比尼的闭门羹、纽约买手的冷淡、文化沙龙的初期冷遇……这些教训如同烙印,让她清醒地认识到,单凭“锦绣”自身目前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想要快速敲开高端市场的大门,依然困难重重。

她需要借力。需要一种更巧妙、更具话题性、能更快建立信任和认知度的方式。反复复盘后,一个新的思路在她脑海中逐渐清晰——与其从零开始艰难地自我推介,不如与海外知名华裔设计师或艺术家合作。

这些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已获得认可、拥有一定影响力的创作者,他们本身就如同一座桥梁,一端深植于东方文化血脉,另一端则融入了西方主流审美体系。与他们合作,推出联名系列,不仅能直接借助其影响力为“锦绣”背书,快速吸引目标客群和媒体关注,更能将两种文化视角进行深度碰撞,创造出更具张力和独特性的作品,真正实现“借船出海”,打开市场突破口。

事业方向再次聚焦,从单打独斗转向了寻求强强联合。

目标名单很快被罗列出来。其中,一位名叫梁安琪(AngeLiang)的华裔设计师尤为引人注目。梁安琪出生于上海,少年时期移居巴黎,毕业于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院,其个人品牌在巴黎时装周上屡获好评,以将东方哲学中的“空灵”、“留白”与现代极简主义完美融合而着称。她不仅在设计界拥有声望,在艺术圈和高端客户中也拥有众多拥趸,正是“锦绣”理想中的合作对象。

然而,接洽过程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困难。

首先是如何联系上梁安琪本人及其团队。她的工作室门槛很高,对合作品牌筛选极为严格。菲利普·马丁顾问动用了不少人脉,才将“锦绣”的合作意向书递送到梁安琪助理的手中。

等待回复的日子格外漫长。一周后,对方助理才发来一封礼貌却疏离的邮件,表示梁安琪女士档期已满,且对与中国本土品牌合作持谨慎态度,委婉地拒绝了初步接洽。

这盆冷水并未让苏晚气馁。她意识到,空泛的合作邀请无法打动对方。她必须拿出更有说服力的东西,证明“锦绣”的实力和独特的合作价值。

她亲自操刀,准备了一份详尽的合作提案。不再仅仅是品牌介绍和财务条款,而是深入阐述了“锦绣”对东方美学的理解、精湛的传统工艺底蕴(附上了部分高难度工艺的细节图和视频),以及“墨韵”系列所展现的文化追求。她重点突出了“锦绣”并非一个只想借势的普通制造商,而是一个拥有独立文化灵魂和顶尖制作能力的平台,渴望与梁安琪这样的艺术家进行一场关于“新东方主义”的深度对话。

提案发出后,又是近十天的沉寂。

这天晚上,苏晚在家一边哄睡女儿。小念锦似乎有些闹觉,在她怀里扭来扭去,哼哼唧唧。苏晚耐心地轻拍着女儿的背,嘴里哼着轻柔的摇篮曲,目光却不时瞟向放在床头柜上、屏幕暗下去的平板电脑。她心里惦记着梁安琪团队的回复,那份提案凝聚了她太多的心血和期望。

终于,女儿在她轻柔的安抚下沉沉睡去,呼吸变得均匀绵长。苏晚小心翼翼地将她放进婴儿床,盖好小被子,这才迫不及待地拿起平板电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