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9(2 / 2)
“不行,不行。日本不可能进口那么多谷物。”田中摆了摆手说。
“首相阁下,下官建议购买,因为苏联政府表示可以以低价向我国出口”
“那就更不能要了,这是倾销倾销知道吗”
“不,这不是倾销,而是一笔有利可图的生意,我们可以将这些谷物再转手卖给别的国家。再从西方进口机器倒卖给苏联。下官建议设立一个官营的商社来做这笔买卖,这样一年总会有两三千万美元的利润扩充陆军的经费不就能解决了而且还可以安抚住苏联。”
“可是苏联每年也将得到上亿美元的机器设备,这是在引鸩止渴”田中阴沉着脸说。
“没有关系,只要联合中国。帝国就不怕苏联的陆上优势了。”
此刻夜色已经渐渐的开始笼罩江面了,安庆段的长江上面只有波涛潮水的声音,永丰号炮舰仍然静静停靠在码头上面,随着江水轻轻起伏。
常瑞青和曾琦面对面坐在永丰号上特别为他这个委员长预备的官舱里面,备了几个小菜几壶小酒正在边喝边聊,赵香儿和小萝莉则在一旁帮着温酒。
“安徽芜湖县大岗村在实行永佃永息制土改前一共有435户农户、2365人,耕地面积7800余亩。其中富农、中农占40,中小地主占10,贫农、佃农占50。通过土地改革,该村的200多户贫农、佃农都在实际上拥有了自己的土地,租税负担减轻了约10。而原先的自耕农和地主的税赋负担则上升了大约5,不过由于粮食价格的上升和社会环境的好转以及使用了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他们的生活还是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反而是原来的贫农、佃农大多依然处于赤贫之中,生活较土改之前没有大幅改善,有些还不如改革之前”
曾琦正拿着一叠报告再给常瑞青介绍情况这个大岗村是这次常瑞青他们走访的一个普通的安徽农村,当然也是一副让人沮丧的破败模样。
“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啊”常瑞青摇头叹息道。“一户中下农家有十亩土地就不错了,就算是水田,一年也就是四千斤谷子也就是两百多华元,如果再扣除种田的成本和税赋,一户农家劳作一年,能有几十块钱的收入就算不错了。也就相当于现在大城市里的普通工人两个月的工资,如果是技术工人一个月就能赚到了。看来咱们的永佃永息制土改的路子还是走错了”
第三百七十九章封建化和资本化
“错了怎么会”曾琦怔了一下,这个永佃永息制土改现在可是被铁血同志会和左青团吹上了天,好像没有这次土改中国就不可能统一,农民也可能要陷于水深火热似的
“恐怕真是错了”常瑞青说,“当然算政治账永佃永息制改革是有很大的收获,但要从经济效率来分析,这次改革的方向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它并不能给农民带来富裕,反而阻碍了农村土地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小农经济走向资本主义的过程。实际上中国底层农民的赤贫的原因并不是所谓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造成的,而是小农经济这种生产方式的落后所造成的而且中国农村原先的土地所有制并不是封建的,反而是我们的永佃永息制改革后的土地所有制才是封建的在完成了永佃永息土改后我们冻结了农村土地的流通,又不允许土地出租,这也就变相地将农民禁锢在土地上了,除非他们愿意放弃小块土地,这是早晚的事情,到时候我们就要为没有人肯种地烦恼了。”
呃,这个话在一旁的赵香儿和小萝莉听了简直就是天书,不过正因为听不懂,两个女人看常瑞青的目光里面就又多了几分崇拜的神色了。
不过在法国学习过法律和经济的曾琦却能听懂常瑞青的话。他呷了口酒,思索着说:“委座,您的意思是中国农业应该走欧美那种资本主义农场的路子”
“是的,应该是往这个方向上发展。否则让农民守着小块份地根本不可能致富,种地应该是一门可以发家致富的行当,农民更不应该和贫穷划等号。”
“可是”曾琦的眉毛蹙成了一团。“许多地方的永佃永息制改革才刚刚成功,再改恐怕”
“不,不是马上改,也不能轻易否定永佃永息改革,不过我们应该寻找一个可行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常瑞青想了想,说:“土地肯定是集中经营更有效率,而且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将会进入城市从事工业和服务业应该要有个办法将他们在农村的小块份地集中起来经营。这样也有利于资本和人才留在农村。否则,中国的农业将是一个慢慢死去的过程”
“那么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那是将农民变成农奴”常瑞青冷冷笑道:“这是一种更为彻底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比原来的土地私有制更加落后,因为这种制度是将农民永久地束缚在土地上,剥夺了他们进入城市的自由,让他们世世代代永远贫困所以这是一种极端反动的体制。”
听了这番分析,曾琦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才开始,到底怎么搞都没有人知道,这个常大革命家怎么就知道人家是极端反动的呢
常瑞青看着曾琦将信将疑的样子。微笑着道:“慕韩,从现在工人和农民巨大的收入差别。我们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化成工人而且进入城市成为工人,也是大部分农民过上相对富裕生活的唯一途径城市化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不应该阻止这个过程,而是应该帮助更多的农民在城市安家,同时还要找到一个让农村的小农经济平稳过渡到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