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1(2 / 2)
至于陈德兴的那一套极端大汉族主义的理论,李庭芝和留梦炎虽然知道,但也不以为然,根本不可能拿这种粗鄙不堪的道理去和郝经辩论了。
因而他们俩人竟然一时无语。
郝经得意的一笑,眼光流转,将在场诸人的表情尽收于眼底。伸出大手,接过了弟子递过的茶盏,抿了一口。
“蒙古人和汉人,虽有上下之别,但并非不共戴天,实乃是兄弟之族。北蒙南宋,唇齿相依,亦是兄弟之国。虽然有所争斗,也是为了一统四海,合兄弟之国为一,使蒙古、色目、汉人,永为一家”
啪一声,却是陆秀夫忍无可忍拍了桌子:“郝学士欲使普天下汉人永为三等汉吗”
“如此当然最好”郝经振振有词道。
郝经顿了一下,提高了嗓音:“北地汉人虽是三等之人,但是大蒙古国却是四海万邦之中头一等的国,所以我们北地汉人乃是一等国中的三等人,虽然不能和一等蒙古、二等色目相比,但是比起大蒙古之外的弱国之民,不知道要强多少”
李庭芝和留梦炎都瞪大了眼睛,脸上的怒气升腾,要不是儒家经典读多了,自有养气功夫,大概就要把拳打人了。
郝经却轻轻一笑道:“这番道理是我们北地汉人的,你们南人不明白也不奇怪。我们也不强求你们明白,但是你们也不该在小报上成天登些污蔑大蒙古的文章若是在战时也无可厚非,可如今已经南北和议,再放任小报胡言,可就要伤两国和气了李安抚、留侍郎,在下说的不错吧”
李庭芝冷哼一声,看着郝经投过来的目光,只是淡淡道:“我们大宋素来是放开言路的,小报上登的东西只要不犯忌,朝廷是不管的”
“不管”郝经微微点头,“也就是说,我们北人也可以在临安办个小报说些北地的事情”
第223章拿出诚意
郝经提出的要求,自然没有得到回复。南北虽然议和,但终究不是什么兄弟之邦。留梦炎、李庭芝怎么会允许蒙古方面在临安办小报
但是郝经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他无疑是今天这场诗会的赢家美化大蒙古民族政策和宣传北地儒学的目的已经达到,至少两淮地方上的士子很快就会知道北方不是什么阿鼻地狱,北儒也有做官入仕途的可能。
更会知道,北方的汉人是一等国内的三等汉,他们都是以身为大蒙古国的贱民为荣
“伯常先生,您的一番话,可真是让那些南儒哑口无言,让我等北儒扬眉吐气啊”
刘孝元举起酒杯,笑眯眯的对着郝经道:“晚生贺伯常先生一杯预祝先生此去临安,以三寸之舌,压服江东群儒,再扬吾大蒙古儒生之威名”
三寸不烂,舌辩群儒郝经忍不住也有些眉飞色舞,仿佛已经看到江东人物在他面前哑口无言了。笑着举杯和刘孝元一碰。
郝经笑眯眯的一口咽了杯中酒:“明经,你在江东日久,想来已经接触了不少名儒,可知如今的江东,谁可以称得上风流人物”
“江南名士,素称风流,可是当得人物二字的,却是寥寥无几。据晚生所知,在临安才子之中光复报主笔文文山可称人物。以一首落梅名扬江左的刘后村也是人物。今日来访的留汉辅同样算一号人物。另外,陈德兴之父陈君直也是个人物”
“陈德兴之父”郝经皱皱眉,心想一个陈德兴已经很讨厌了,怎么这陈德兴还有个父亲也是人物呢
“文武两进士,素有知兵之名,现任起居舍人,崇政殿说书。有消息说,陈德兴将尚升国公主,之后就会让陈君直入枢密院,任副承旨兼知武学。”
“枢密院副承旨兼知武学”郝经摇摇头,“武学不是归国子监管的吗怎么让枢密院副承旨去知武学了”
“武学要归枢密院了,贾似道和王坚都上了奏折,提出要按照霹雳水军随营武校的法子改革武学,要让武学名副其实。所以南蛮官家就想把武学划归枢密院,让教出陈德兴的陈君直去管办。还顺手给陈君直一个副承旨的差遣,估计本官也要转一转了。”
说到这里,刘孝元忽然一顿,思索着道:“伯常先生如果南蛮官家真的把公主许配给真金王子,这陈德兴的驸马可就泡汤了他要是不当驸马,这兵权可就能接茬掌握了,对我大蒙古怕不是好事吧”
“哼,他当了驸马对大蒙古才不好”郝经咬咬牙,“这陈德兴的跋扈在南朝是小有名气的,南朝的祖制是以文御武,跋扈武人什么时候会有好下场他若是尚了公主,任凭哪般跋扈,南蛮官家都会护短。虽然不得掌大权,但是人总是在的这陈德兴是天纵奇才,不过年余就练出了8000霹雳水军,难保将来他不再花上一年半载练出第二支霹雳水军若是南朝真到了存亡之际,驸马不得掌权的祖制还算什么事情”
刘孝元点点头。这事儿,还是郝经想得周到。陈德兴这种人,最好是除掉,留在世上终是个祸害
正商议的时候儿,就听见外面敲门的声音,然后就是郝经的一名弟子拿着一份名帖探头探脑的进来:“先生,门外有一个姓梁的南儒拜访先生是不是要见一见”
郝经取过名帖一看,拧眉问刘孝元:“扬州梁崇儒明经可听过此人的名号”
“什么梁崇儒他不是贾似道的门下客吗”刘孝元诧异一声,“他来做什么”
郝经一笑,站立起来,整了整衣袍,对刘孝元道:“我亲自去迎他他想做什么,见了面自然知道”
梁崇儒是扬州名士,随贾似道东归途中,路过瓜洲的时候就请假回了扬州。也没有惊动什么人,便服、轻车、简从,悄悄而来。现在又是漏夜来访,自然是要说些见不得光的事情。
但是他也不是要卖国投敌,他现在贾似道的幕僚,此次西征途中虽然尽帮倒忙,可最后还是沾了陈德兴的光分润到了功劳,贾似道已经和他说了,回临安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