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6(2 / 2)
周震炎侃侃而道:“如今陈贼已经失去人心,而大宋又行学校议政之法,是真心和士大夫共天下,因此天下书生一定会全力辅助大宋大宋虽然难免有困顿之时,但是只要持久坚韧,天下终究还是宋朝的。”
“持久坚韧”
江万里接过话题,笑着说:“陈贼兵精粮少财薄,因而利于速战。吾大宋得江南人心,有三百年基业,非暴起突发的陈贼可比,自然可以久战。陈贼之兵以财聚,财尽则兵散,吾大宋之兵以德聚,德不失则兵不失。如果朝廷可以先迁洪州,长禁海贸,与贼持久相抗,再联络南北豪强,约以裂土封疆。坚持数年,天下必然重归大宋”
第615章五大战区
风景秀丽是葛岭已经浸浴在苍茫的暮色之中,几只飞鸟落在了多宝阁飞挑的檐角上,几声鸣啼之后,又振翅高飞,消失在了落日余晖之中。
站在多宝阁三层,凭栏远眺,望着高飞西去的飞鸟,奸臣贾似道的眼角微微跳动了一下。
临安皇城司报告,今日上午荣王赵与芮出城去西湖边上的普宁寺一游,而这普宁小寺,恰是入朝觐见天子的江万里的暂居之所。赵与芮是去见江万里的,见了江万里之后,又匆匆返回临安城内,直奔北内德寿宫而去。
廖莹中道:“太师是否要让御史弹劾”
对于廖莹中的询问,贾似道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他踌躇良久,才一言难尽地道:“江古心也是为国为民。”
廖莹中道:“可太师您何尝不是一心为国江古心有什么话就不能直接和您说”
贾似道摇摇头,“早就说过了江古心是君子,不会在荣王跟前说我坏话的。他所求的无非就是迁行在往洪州。行在到了洪州,大宋才有一线生机,才有可能持久相抗,拖垮陈明。”
廖莹中挑眉道:“太师也赞成迁都之议若是如此,何不顺水推舟”
“放不下。”
贾似道道:“吾掌权柄数载,为政无建树,国势也江河日下,却还眷恋权位,依依不舍,不知日后青史之上,会留下何等恶名”
贾似道摸了摸大半发白的胡须,沉默一下,叹了口气,“只怕后世史书都会说我贾似道祸国殃民,亡了大宋三百年江山吧”
廖莹中眉头微锁,心下暗忧。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贾似道居然还在担忧身后之名,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如今要担忧的,已经不是身后名,而是身家性命了。
一步走错,就要家破人亡
贾似道感叹道:“只是把朝廷留在临安也不是办法,若再不迁行在,贾某就真是宋亡的罪人了。但是迁了行在”
贾似道靠在栏杆上,有些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廖莹中仔细听着贾似道的话语,一边分辨其中的意蕴,一边思索着对策。
“太师,若是迁移行在,您千万不能去洪州去了洪州,只怕有性命之忧”
贾似道迟疑道:“江古心不至于如此吧”
廖莹中道:“大宋江山如此,人人都会以为是奸臣祸国所致。”
“奸臣”贾似道苦笑,“那就是贾某了”
“太师”廖莹中皱眉道,“太师若去洪州,就真的是奸臣了”
“不去洪州”
贾似道愕然片刻,然后回头看着廖莹中,“你是要老夫留在临安”
廖莹中点点头,“太师当知申生、重耳之典故。太师若去洪州,最多能带六千台勇,而江古心麾下有八万之众待到陈贼入寇,两浙告急,朝廷一定会追究太师过失”
“老夫的过失”贾似道叹息,“老夫当政数年,昏招的确不少。”
历史上对贾似道比较好的评价就是有阃才而无相才。身为督师的文官,他表现的其实比宋朝大部分的阃臣都要好。
廖莹中沉吟道:“太师,朝廷如果西迁,两浙还是要有重臣坐镇的。而且坐镇两浙的重臣必须有阃才有兵力。放眼大宋,也只有太师和李祥甫能当此重任。”
贾似道道:“老夫守浙西,李祥甫守浙东那两淮怎么办谁能去守”
宋朝的浙西路包括临安府、嘉兴府、平江府、湖州、严州等地仿佛是在东面而浙东路则包括绍兴府、庆元府、台州、温州、婺州、处州等地,似乎是更靠西面。
如果朝廷的行在所离开临安,那么两浙路肯定要安排一个安抚制置大使镇守,贾似道如果留守临安,自然是总领两浙的阃帅。同时还会兼任两浙团练大使,判临安府,总领两浙财赋等职。另外,根据宋朝的惯例,还会安排一位制置副使镇守浙东。在团练大兴之前,这个差遣会由武臣担任如果两浙总帅是武资,那副帅就是文资,不过现在这个差遣是没有武将的份儿了。能担当此职的,李庭芝是首选,史岩之、赵与訔也可以担当。
不过对贾似道而言,安排自己的亲信李庭芝守淮东肯定是最理想的。
廖莹中冷笑,“太师您若出镇两浙,何必去考虑两淮之事江古心、马华父马光祖、叶镇之叶梦鼎他们谁不能去守两淮何必非李祥甫不可”
他顿了一下,语气放沉,“太师,若朝廷迁移行在,就是存亡之战开始了。如今咱们大宋朝廷能管的地盘,就是两浙、两江、福建、广南东、广南西、荆湖南和淮东一部。若要举国抗战,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