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2(2 / 2)
大明现在当然是存在奴隶的陈礼只是规定了汉人不为奴,别的什么人是可以为奴的。而宝音的长相一看就不是汉人,扮个奴婢正合适。而且像她这样有几分西域情调还拥有一半黄种人血统的漂亮女奴,可是江都奴婢市场里面的抢手货。
不仅因为她们热情奔放,身材婀娜,是很好的牵手伙伴。而且牵手牵出来的孩子看上去和汉人没有什么两样,不会让人当成色目人歧视。而和汉人长相差别不大的倭国女奴和高丽女奴,却不大好卖。因为她们太容易被当成汉人,一旦逃走就很难抓回来。而且还容易遭到大明各地捕快的调查将汉人当成奴婢可是重罪
而穿件军袄带上一个漂亮的混血色目女奴走在街上,基本上就肯定是大明帝国的军事贵族了。而且宝音自己也带着大横刀,腰带上还插着一支最新式的燧发枪。这说明这位女奴对主人忠心耿耿。不过看看宝音丰腴的身材也知道,她一定是替主人生过孩子,正是受宠得信任的时候。
“的确不早了。”陈德兴抬头看看天色,快要正午了,不过他并不想回宫,还想在伟大祖国的首都多转悠一会儿。“找个地方吃饭吧,宝音,知道有什么好馆子吗”
宝音并不是被关在宫里面的女人,她是天道使嘛,而且也有自己的事业在天道宫传法院当老师,给一帮蒙古草原上来的贵人子上课。因此知道一些宫外的事情。
“好馆子现在哪儿还有座位”宝音笑着摇头,“主人您真是不晓得江都这里的馆子生意多好。”
“是吗”陈德兴笑了笑,生意好是好事情嘛。“那有什么地方可以吃个饭的下午我还想去扬州城看看。”
“这样啊,那主人可以去运河边上用饭。”宝音道,“那里有不少做下等人生意的饭馆,现在近了年节,苦力和船夫很多回家过年了,那些馆子的生意就清淡些了。”
“好的,就去那里。”陈德兴点点头。去码头看看也好,天道宫周围都是上等地方,居民非富即贵,自然繁华似锦了。码头上才有劳苦大众,自己这个皇帝也该关心一下这些大明劳动人民的生活。听说他们中的许多人过得并不如意,甚至还有人在怀念大宋朝呢
第779章码头上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在秋天的时候已经全面恢复运行了。这无疑是一条流淌着金银的水道,中原和两淮的米面通过这条水道运往江南,而江南的丝绸、瓷器、茶叶还有最新流行起来的棉布则通过运河贩往中原。
北粮南运,南货北贩这是目前大明国内贸易的常态。和历史上宋明清三朝的南粮北运正好相反。之所以如此,当然和北地人口较少,大农场农业的快速兴起和东北的开发分不开了。因为人口少,所以大明朝廷和北地的官府只能鼓励大农场。连续出台了轮作税法和士爵军户土地抵押出租条例两部鼓励大农场发展的法律。
规定了占地面积超过1000亩的大农场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可以缴纳比普通农庄低三分之一的“轮作税”因为大农场在没有化肥的时代只能用轮作法经营。
另外,还规定了士爵军户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可以作为借贷的抵押品,规定士爵军户可以将土地“长租”或“永租”给承租人。这就给租地农场的大量出现创造了可能。
同时,由于大明的钢铁产量正以极快的速度增长,造成了优质农具的普及。而大牲畜价格又因为几大产马区都成为大明领土,以及和漠北蒙古的贸易,又让耕马的价格大跌,马耕得以重新在北地平原上流行起来。
大农场加优质农具加马耕加轮作,自然就大大降低了北地农业的成本。也就有了大量的北地低价农产品倾销江南的可能性当然,这个北地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包括两淮、京湖、四川这样因为战争而变得人少地多的地区。
而大量低价粮食进入江南,自然也对江南的农业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江都运河码头,新年将至,这里虽然没有前一阵子那么热闹,却依旧船帆憧憧,人声喧嚣。
一艘硬帆船靠在其中一个泊位上,看船身的造型,是艘海船。船体木色陈旧,该是艘老式客舟,只能跑跑沿海航线,可去不了新大陆。大小不过千石载重,毫不起眼。
零零星星的客人正在上船下船,守在跳板旁边的船头的中年汉子,一个个数着下船的人头,一脸焦躁之色。
“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还有没有人要下船已经到江都了,再不下船可就要调头回台州了”
“快些下船,再不下船,船就要往回开了。”
“好像还少两个,还有谁没有下船”
数了数下船的旅客,这个船头急得跳脚,泊位可是按时辰收费的,而且是半个时辰起算,过了整点或半点,那可就是四贯钱啊。
正头顶生烟的时候,船舱里面才出来两个又黑又土,晕船晕得连人色都没有了的土财主。
“原来是这两个乡下人。”船头嘀咕一声,他也是台州人,台州那里素来是重商轻农耕读传家的义门当然不轻了乡下土财主根本不入他这个士绅船头的法眼。而且他还晓得这些土财主这段时间都混得不好,很多人种田种亏了。
江南的米价这两年跌得很凶,大宋朝那会儿上好的白米在台州就没有低于两贯半的时候,遇到灾年还会高于五贯。可是今年江南也遭了灾,春夏两季少雨,秋天又连日阴雨,许多庄稼苦死或是霉烂在地里。收成只有前年的六成。可是米价却照样下跌因为大量的廉价米面从北地涌入了江南。歉收加上米价下跌,对江南的土财主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在刚刚过去的秋天,大把的土财主倾家荡产,也不知道这两位是不是其中之一
下船的两位,正是赖蛤蟆的爹爹赖宝和哥哥赖福。曾几何时,他们俩还雄心勃勃,想要大干一场,向天道庄台州分号借了钱,租下了大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