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0(2 / 2)
对于这个问題楚老爷子提出了两个解决的办法其一也是最合适的就是加固包裹白磷的尾端采用一种新型的保护膜按照楚老爷子的构想楚击枪对保护膜的要求极高如果想实现楚击枪完美的效果对在空气摩擦过程中保护膜必须可以自燃而且燃烧的速度又不能太快
如果在第一个构想无法执行的前提下楚老爷子采用了爆竹“钻天猴”的原理那就是在子弹的尾端在加长一段做成跟箭矢差不多长短从白磷那里接出來引信在发射的时候先点燃引信带等飞行到合适的距离引信燃尽再促成二段爆炸
这第二个构想相对來说可操作性更高但存在两个问題一是发射过程相对繁琐很可能达不到狙击枪暗中必杀的战术目的二不管采用何种引信点燃的过程中必然会释放出白烟会干扰射手的视线如果是三十米五十米倒是还好这可是数百米的距离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秦百川在详细看过图纸之后惊骇于大颂工匠创造力的同时对于楚击枪的发射他又给出了第三个构想当然前提是第一个构想无法执行可以在子弹上再加两个部分其一中空内加引线连接白磷与第五部分第五部分依旧是加入白磷采用火箭原理作为初级发射装置
这样一來剩下的问題就简单了当楚击枪火石撞针刺破第五部分的白磷燃起的火苗势必点燃引线而经过一段时间的飞行引线又引燃了第三部分的白磷进而实现爆炸
虽说只有短短的两天可有了吴二丫的帮助秦百川关于伏蟒山建立兵工厂的设想不仅推进的速度极快而且在火药与白磷性能被充分利用之后吴二丫和楚老爷子集思广益还衍生出了其他的火器地雷和手榴弹便是其中的两样
秦百川第一次來伏蟒山的时候就看到了楚老爷子根据三国评话记载制作出的“地雷”只是在效果上难以形成作战要求可有了白磷这种逆天材料的出现这个问題便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第487章还是没银子
相比于枪支地雷和手榴弹的构成更为简单以手榴弹举例一个长二十厘米的竹筒筒中夯实火药与战场上用來扎马蹄的铁藜藤留出一点点的空隙填充白磷以引线连接战斗中只需拔出引线白磷与火药混合便会发生爆炸
有了吴弩枪和楚击枪的前车之鉴研制出地雷、手榴弹其实不至于让秦百川过于惊讶可让他再次不得不感慨古人智慧的是在他几乎沒给出任何提点的前提下吴二丫和楚老爷子提出在手榴弹或地雷的火药中混合砒霜、蒙汗药、火碱、以及密封起來、纯度相对较低的白磷这尼玛可就恐怖了用秦百川的理解这样的手榴弹研制成功后那就基本具有毒气弹、闪光弹以及燃烧弹的雏形
除了这些最最让秦百川惊骇的是由于在火铳的构想当中否决了秦百川全以精钢铸就铳身的设想两位老爷子或许觉得对不住秦百川也或许认为精钢有精钢的优势于是便以吴弩枪、楚击枪为蓝本以秦百川提出的火铳构想作为理论依据进一步升华衍生出一种杀伤力更大的火器俩老爷子将之命名吴楚虎炮
图纸上对于吴楚虎炮的绘制十分详细全炮长两尺三寸大概也就是七十多厘米重四十八斤炮身上还有六道宽铁箍防止炸药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炸裂炮堂口端增加了铁爪铁绊可用铁钉固定在地上以减轻发射的后坐力
从外形上看两位老爷子研发出來的吴楚虎炮颇有点类似现代迫击炮的意思口端的铁绊被雕刻成虎爪的模样再加两位老爷子的姓氏吴楚虎炮因此而得名拿着吴二丫递过來的这些图纸秦百川兴奋地脸色涨红忍不住狂笑出声长寿宫人功夫高还能怎样不服不服就拉出來打两炮试试
当然了图纸还只是图纸即便简化了流程增加了可行性但在实际执行层面难免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題不过秦百川也不考虑这些都交给吴二丫和楚老爷子这样的专业人士去处理就算了
吴二丫为人倨傲自不会询问秦百川这些图纸哪里还有不足倒是楚老爷子出于沒枣打三杆的想法问了问秦百川的想法实际上这些图纸经过多次修改以秦百川那点微末伎俩自是难以提出什么大建议最终便只说了两个问題
第一吴弩枪也好楚击枪也罢这些可都是新兴的武器对于习惯了刀光剑影的大颂军士來说如果沒有系统的训练这东西到他们手里跟烧火棍还有什么两样在秦百川的理解当中枪手可都是子弹喂出來的那现在问題就出來了子弹的制作成本实在太高若是按照正常的价格去衡量一两银子最多能制作十发楚击枪的子弹
十发子弹能训练出神枪手显然是不能楚击枪虽然算是狙击枪但毕竟达不到现代狙击枪的水准这也就是说训练军士的时候可能要耗费比现代狙击手多几倍的子弹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战术效果
秦百川稍微思量了一下军队中普通的狙击手至少也是一两百发子弹喂出來就算他手下的少年军个个都是天赋奇才也至少需要在训练的时候打出三五百发子弹吧
按照秦百川的成本核算一百发子弹就是十两银子五百发就是五十两一个人五十两都不说用楚击枪装备整个极乐军就是装备给他负责远攻的烈火战部的两百人他训练当中要承担的子弹费用就是上万两
这还只是楚击枪
吴弩枪方便携带可以人手都装备一把就算它的子弹成本低于楚击枪可上千把枪子弹消耗也要达到一个恐怖的数字
说到底秦百川现在就是沒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