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用余波(上)(1 / 2)
“泰玉校官!”
隗荣祭司的呼叫到来,这位大家默契推举的发言人,一贯平和的嗓音有些变形,有点发颤,与当下承受的强压以及心境变化都有关系。
没等他说出来,泰玉便回应:“再坚持一下!”
泰玉说话也在抖,其形神框架扭曲的程度,比办公楼里那些祭司和见习祭司只会更糟糕。
但他没去管自己,当然也不会太在意别人。
“大通意”还在运转过程中,还没有结束。
泰玉知道,信息的吸收已经到了极限,然而众所周知,“大通意”不但有“接收器”,还有“发射塔”。
一发完整的“大通意”,就应该是既接收、又发射,才能实现一次完整的、充分的“交流”。
难得有这样一回“引吭高歌”的机会,怎能错过!
于是,泰玉放开了对“大通意”力量运化的一切束缚,借助汹涌而来的星际信息的余波,把握住传导、扭曲信息的时空架构,以及与之浑融的“天渊灵网”分布,充分模仿古神的巍然意念,朝着眼前的虚空,不管不顾,重重一锤!
“大通意”力量迸发,无锤击之形,有锤击之实。
这一刹那,时空架构发出了脆弱战栗的尖鸣,将破不破,却也将“大通意”独有的信息轮廓,尽可能完整地传递出去。
无形的激波扩散,虽然因为泰玉的力量层次限制,都未必能冲出“红硅星系”,但这种自然而然的“锤击”,不需要去理会被谁发现,坦坦荡荡、光明正大、无所顾忌,如此酣畅淋漓!
“伟大存在”似乎也发出一声赞许的叹息。
外界的反应也很有趣。
因“锤击”而掀起的震波,在“红硅星系”的时空中扩散。
“天渊灵网”体系是明显感受到了这一“锤”的,亿万重叠加的华丽“披风”,其原有的波动感,起码在本地区域有了些变化,但很快又归于原有节律,并未给予明确回应。
可是在它们更上方,幽暗深空中,铺张开来巨大“骨架”,却似有些反应。
可能吧……泰玉不是太确定。
直到激波远走、平复,他又抬头,肉眼不得见、但是“大通意”激扬起来的感知层次,却是依稀捕捉到了那边某种低弱的共鸣。
要说“大通意”的信息传递,不需要渊区极域的参与,但这主要是因为“大通纪”那个时代,还没有“渊区”“极域”,或只有一个雏形。
如今时代变了,不需要却不代表传递不到。
渊区之上的“骨架”,亦“天渊灵网”的主干、“大通纪”以来古神建构的高维交流网络“遗迹”,能够捕捉到这份独特的信息轮廓和波动,泰玉也不能再抓回来不是?
同样性质的波动,介质不同,传递的速度也不一样。
在自然宇宙的深空中、在“天渊灵网”的架构上、在古神高维交流网络的“遗迹”里,究竟是怎样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