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隋唐大猛士 > 分节阅读 500

分节阅读 50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三千户封户,得一两万人口,罗成舍不得给,只能给个封额,由存孝自己去想办法了。

“小六封哪呢”老四问。

罗成摇了摇头。

到现在为止,朝廷也才正式实封了两位宗室王,其它的宗室和异姓功臣都还没封呢。

这个,需要慢慢来。

反正,承诺的不会变,到时按封侯们的爵位,划封相应的封地,然后再按地名改个封号而已。

“小六,你想去哪”罗成笑问。

小六倒是很淡然,“不知道,皇兄分封在哪我就去哪。”

“哈哈哈,这话超脱,那你喜欢南方还是北方。”

“还是习惯北方多点吧。”士信道,毕竟打小长在山东,然后这十年来,基本上都是在关外打仗,早适应了北方的天气了。

“好,回头我给你在关外人那边给你找块好地,划封给你。”罗成笑着应下。

士信对于封在哪里,确实不太在意。

他倒是比较关心嗣业。

“三哥在青海那边打仗,还好吧听说西突厥和吐蕃都出兵了要不要派兵增援,我愿意前往。”

西突厥的出兵,确实出乎了朝廷的意料。

本来,现在朝廷是不愿意与西突厥有什么冲突的,虽然在罗成的未来规划里,待平定中原之后,肯定是要进军西域,打通这条丝绸之路的。

但是现在嘛,还是得休养生息为主。

可偏偏吐谷浑不肯臣服,唐俭又是个立功心切之人,于是有了一出大秦班定远的戏码,可不管怎么样,事情出了,朝廷只能善后。

不可能任由吐谷浑反了去。

罗成只给嗣业两万余人马,也是想把战争限定在一个小范围内,打一场有限的区域战争。可谁能料到,西突厥来了,吐蕃也来了。

现在朝廷里只盯着西突厥,还没人把吐蕃当回事,但罗成却很重视首次向中原出兵挑衅的吐蕃。

他很清楚,随着西突厥和吐蕃的出兵,这场战争升级了。

第961章胡烽不断接长安

枢密院。

老帅张须陀白发苍苍,这几年这位老帅坐镇中枢,总掌兵符,不再外出征战统兵,可衰老的却反而十分快。

几年时间,满头须发皆白。

早些年河南剿匪平乱,就如救火队员一样,这边刚扑灭那边又起,四处奔波扑救,几乎是无月不战,剿灭的贼匪数百上千股,可身上也留下了无数的旧伤。

刀伤箭伤枪伤,人一停下来,这些伤似乎就完全压不住了。

咳嗽几声,勉强压制住。

张须陀抬起头来,“必须给嗣业将军增兵了。”

枢密院的军事会议上,不但有副枢密使,还有五院的枢密知院尽皆出席。另外,在京的北衙十二军上将军、南衙十二卫大将军、内衙十六府中郎将,今天,也都列席会议。

做为主掌军令的中枢机构,枢密使权责极大。

“嗣业将军不是刚刚打了一场大胜仗,斩首千余,俘虏近两万”一名大将军问。

大秦虽兵分三衙,但实际上也还是几乎与周隋一样是军将分离制度。

平时统兵的都是中低级军官,高级军官几乎都是在京城,只有接到兵符调令,才奉旨出京统兵打仗。

略有些不同的是,如今大秦在各道设立了都督指挥使司,每道驻派了两位左右都督指挥使,一旦地方有战事军情,朝廷颁下旨意,发给兵符调令,他们就能最快统领兵马。

不过朝廷也规矩,各道都督指挥使,不得兼任三衙的职务。

因此这三衙的这票大将军、上将军、中郎将们,平日里也就是在各自衙门里喝喝茶,然后轮流到羽林宫给羽林军讲讲课,闲的很。

但非战争之时,高级大将留在朝中,这也是最稳妥的做法。

就算是派驻各道的都督指挥使们,平时也是没有兵权的。

“其实,嗣业那一战击败的只是吐谷浑天柱王的五千前锋而已,破了一个营寨,然后俘虏了一万多运辎重的牧民罢了。并未伤及敌军根本,何况,现在我们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吐谷浑的叛军了。”

张须陀让人取来一副沙盘,这是枢密院下五院之一的军情院收集山川地理信息,然后制作出来的吐谷浑沙盘。

一众大将们,整天闲的没事干,一看到沙盘,个个就来了精神。

“嗣业击破大川岭上的五千天柱军后,留下程名振率三万人守大非岭,负责接纳从陇右河西、青海各地转运来的粮草辎重,并负责给分兵进击天柱王所在乌海城的兵马辎重。”

面对着沙盘,讲解起来可说清楚多了。

诸将们都是沙场大将,对于地形这块很懂,他们看着沙盘,马上就知道行军路线怎么走最合适,哪里可以驻军防守,哪里可以囤粮转运。

“从大非川到乌海倒是不远,沿着这条温泉道进军,还算方便。有大非岭上囤粮转运,确实安排的很好,无懈可击。”

“废话,你也不看看统兵的是谁,那可是大将军王嗣业。”

宗室三王的勇猛,那是无人否认的,而这宗室三王里,又以罗嗣业最猛,他又有多次独挡一面指挥作战的经验,可心说是深得全军佩服的,尤其是上一次,硬生生的以一人之力,把整个河朔关陇地区拿下了,生生的攻灭了李唐,比朝廷计划中起码早了两年。

“嗣业大将军手底下万余秦军将士,又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