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50(2 / 2)
寺田里产的粟谷,自己脱壳煮的小米粥,然后配上寺里种的萝卜,还有一些小咸菜,每人还有两个馒头,一个杂面的一个白面的。
”招待不周”道信双手合十。
“已经很丰盛了,一般百姓之家,也未必能有这么好呢。”罗成又道,“法师你们自己耕种,自给自足,很了不得了。不过出家之人,又要耕作又要修行,还是得注意补充下营养的。”
皇帝与寺中僧人们一起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饭,然后皇帝与寺中方丈等大和尚聊了一会经义,听道信讲禅法讲悟性佛性。
罗成没在寺中多呆,去山下寺田里转了一圈,看了看和尚们种的地,发现他们种的麦子很不错,那边的萝卜地里更是绿油油一片。
菜畦很干净,没有什么杂草,看的出来是用过心的。
“陛下,剑南道苏定方都督奏捷,收复汶山、同昌二郡,细封部族长细封犀被俘后归附,其子细封步赖请为前锋,领契必何力与执思失力二位将军攻打党项拓跋部,三战三捷,党项拓跋部死伤战士三千余众,其首领拓跋豹率部从向北至积石堡下请降。”
“王玄策校尉诱斩拓跋豹父子,然后围其部众,尽皆迫降之,得口三万余,马万匹,牛羊牲畜十余万,党项第一大部族,拥有万骑的拓跋部,亡”
罗成听到这个消息,微微皱了下眉头。
“拓跋部既然率部众到积石山下请降,王玄策为何还要诱杀拓跋豹父子呢不过杀就杀了,传旨给王玄策,朕赐他加阶三级,职升一级,另赐马十匹,党项奴二十个。”
“传旨苏定方,拓跋部之地,由大秦军控制,不要交给细封部。拓拔部的地盘,朕稍后要封给苏定方和王玄策等一众诸侯为封地。”
“诏细封犀入朝为官,加细封步赖游击将军阶。”
皇帝对于拓跋部的处置,依然苛刻。对于被王玄策俘虏的这几万人口,他没打算给他们再划块地盘让他们放牧,而是直接下旨,将他们全都贬为奴隶。
其中部份就做为此次作战将士们的赏赐,兑现军功,其余的则送入中原,安排到各个官府作坊里做奴隶。
党项部的地盘,不适合农耕,但也可以拿来分封诸侯,诸侯也可以在那里发展畜牧养殖,一样能成为朝廷的屏藩。
积石堡下,拓跋豹父子七人的首级被高高的悬挂着,寒风吹拂之下已经变形,难以辩认。
细封步赖打量着那一排头颅,感觉头皮有些发麻。
这可是曾经让他们细封部族都得小心防备的拓跋部啊,如今族长父子几个,却全都成了这陀烂肉臭骨。
“拓跋部三万余口,尽皆为奴”
细封步赖有些小心的问积石堡兵马使王玄策问道,这个年轻人是真狠啊,一言不和就把来投的拓跋父子砍了,还派兵把拓跋部三万余口骗到一个山谷里,然后从外面围住,迫使他们投降。
如今,却全要将他们贬为俘虏。
王玄策身着明光铠甲,手按着环首刀,哼了一声。
“拓跋豹父子以为我大秦好欺焉想来攻就来攻,想来投就来投他当初敢来犯,就得想好后果。”
细封步赖不敢再多说什么。
良久,他才又道,“按当初我细封部与苏都督的约定,攻破拓跋部后,土地牲畜归我细封部,人口归朝廷,不知”
他的话还没说完,结果就被王玄策瞪了一眼。
“这或许是苏都督与你们的约定,但不是与我的约定,某是青海道河源郡积石堡镇守兵马使,只听冯孝慈都督的指挥,不用听剑南道苏都督的调令。拓跋豹父子是被我擒斩,其部众也是被我所俘,其地盘自然也理应归属我的占领,你细封部若是敢趁机侵占,休怪我王玄策不客气”
细封步赖站在那里,尴尬无比。
他想据理力争,可看着那一排首级,又说不出话来。
但心里又极不甘心就这样算了,于是站也不是走也不是。
“怎么,不服”
细封步赖咬牙,“不敢。”
“我不管你是不敢还是什么,话我已经说清楚了,若是你敢有半点越界,便是我积石堡军的敌人,到时休怪我等秦刀无情”
细封步赖憋了一肚子火,却无处可发,脸都憋紫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1059章丝路重开公主至
赤色的骑兵在山谷之间奔驰。
大河之畔,一个个部落,要么臣服,要么远避,或者龟缩于那碉堡山城之中。
一条条河畔,驿站兵堡正在修成。
一座座山岭之上,烽墩望台也建起并飘扬着红旗。
开元五年。
元月。
洛阳。
春寒料峭。
午后,金色阳光温暖着洛阳城,随着一阵阵的铃声,一支巨大的队伍来到了洛阳城外。
赶着牦牛、骆驼,骑着马匹的队伍,远远看着洛阳城的巍峨,不住的感叹赞扬,虽然,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看到中原的大都城了。
在金城时,他们惊叹过,到了长安时,他们更惊叹。
过潼关时,他们赞叹关城雄伟,经黄河时,他们称赞大河涛涛,进入中原,又称赞这边的沃野千里,但看到洛阳城时,依然还是忍不住惊叹。
洛阳比起长安等关中之城,尤其的宏大和热闹。
“洛阳守门的秦军,铠甲真鲜亮,个个好威武”
“这些是秦人的禁军呢。”
刘仁轨哈哈笑着对那些议论不已的吐蕃人道,“其实你们看到的这些守门将士,他们是内衙的人,隶属于监门卫府,专责守门城门宫门的。”
监门卫府的人远远看到他们过来,并没有过来招呼,另一边自有一队士兵过来,这些人装束却又有些不一样。总的来说,三衙的士兵都是赤色军袍,但不同的衙门镶的边颜色不同。
而各衙内不同的军卫府,其下的士兵军袍上又有不同的图案或是标记。
再加上军士们肩上的铜章,胸口的身份牌,可以很快的判断他们的身份,不过对于吐蕃人来说,这就显得有些复杂了,他们更习惯的是打不同